相交多年
蘇小可心裏有個秘密,這個秘密一藏好多年,從高三到大四、從大四到上班,蘇小可始終把它藏在心底,連相交多年的死黨許阿諾也不知道……
阿諾情書
2001年秋,蘇小可、沈丹丹、許阿諾三人在同一所中學讀高三。
蘇小可是校內有名的才子,寫著一手好詩,深得校內眾多女生的喜愛。不過喜愛歸喜愛,蘇小可生性內向,外表看起來孤傲,所以從來沒有哪位女生敢主動親近。
倒是同桌兼好友許阿諾,人長得像F4中的道明寺,一笑起來還有點兒壞,常常引得路過的女生“大呼小叫”。不過這一招,對隔壁班的沈丹丹似乎就不管用了。
每一次,沈丹丹從他身邊路過,從來不拿正眼瞧他。這讓許阿諾非常鬱悶,心裏也頗不服氣。
春天來的時候,大片大片的油茶花兒開滿了校園內外,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把人淹沒,非常不幸的是許阿諾就是第一個不小心被淹沒的人。我被沈丹丹給淹沒了,幫幫我吧?看著許阿諾一臉失魂落魄的鬼樣,蘇小可忍不住暗笑,斜著眼瞅他,心想至於嗎。不過這沈丹丹到底何許人也,何以竟讓風流倜儻的許阿諾,憔悴成這般模樣?這讓蘇小可頗感好奇。
成,我可以幫你!不過我得先看一下,這沈丹丹到底長得怎麼個如花似玉?
許阿諾一聽這話,拉著蘇小可就往學校荷塘邊走。正是傍晚時分,河邊有三三兩兩的學生在背書,河塘裏零星地開著些或紅或白的蓮花。許阿諾指著遠處一位長發的女生說:喏,就是她!
順著手指的方向,蘇小可看見一位長發及肩的女生,正微低著頭在背誦什麼。她緩緩地踱步,清秀的眉葉下一汪秋水,一襲白衣藍裙在校園暮色中輕輕飛舞,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朵風中的靜荷。
蘇小可不禁看呆了。原本隻是好奇,沒想這麼一看,倒被她沒道理地給淹沒了。他笑,洛夫的詩句瞬間爬上心口:
眾荷喧嘩/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我向池心/輕輕扔過去一粒石子/嘩……你的臉便驟然紅了起來/
這首詩,後來成為許阿諾寫給沈丹丹的第一封情書。也正是這首詩,一下子打動了沈丹丹,答應考慮做他的女友。前提是如果許阿諾寫到一百首,她就正大光明地做他公開的女友。
這個任務,許阿諾後來交給了蘇小可。蘇小可也不推卻,他把心底裏的話,一句一句地倒出來,化成筆下美麗的詩行,然後用信封裝了寄給隔壁班的沈丹丹。
隻是,他有時會忍不住問自己:蘇小可啊蘇小可,這到底是誰寫給誰的情書?
荷花粥
八月,是蘇小可整個暑假最愜意的日子,也是許阿諾和沈丹丹最甜美的一段時光。
高考已經結束,許阿諾和沈丹丹走到了一起。上海錄取通知書寄來了,蘇小可不再每日憂心忡忡。早上睡到自然醒,喝下一碗媽媽做的荷花粥,然後攜一本小說,去屋後的荷塘邊看江湖恩怨。累了他就停下來,聽聽清風、看看流雲,跟著流行天王周傑倫“鳥歌”哼上一哼。
蘇小可的家鄉,有兩個特點:除了魚多就是水多,除了水多就是藕多。因此春夏來時,家家戶戶門前屋後全都開滿了荷花,放眼望去魚塘裏盡是一片紅紅綠綠,十分養眼;外界人稱之為“荷花鎮”。
蘇小可每天上午看書,下午釣魚,有時也幫媽媽采些蓮子和荷葉。在當地,有個習俗:每年八月,將新鮮的荷葉和新生的蓮子采些回來,洗淨清煮,加入苗米、百合、蓮子之類,可做成清熱去暑的荷花粥。這在當地非常流行,所以一直沿習至今。
八月中旬,一天下午蘇小可正在屋後河塘邊釣魚。忽然感覺背後有人用什麼東西撓了一下,回頭去看,卻發現沈丹丹和許阿諾正神出鬼沒般地站在他身後。
他被狠狠地嚇了一跳:哎呀……你們,你們什麼時候來的呀?”
嗬嗬,嚇著了吧?我們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怎樣,如何款待我們?這大老遠的,我們可都還沒吃呢!許阿諾鬼笑道。
那,我殺雞去!蘇小可說著就往前屋裏趕。
哎,小可,這大熱天的,別折騰了,有什麼吃什麼!沈丹丹趕緊攔住他。
蘇小可折回身來,有些不好意思:這,可就要委屈兩位了,家裏現隻有荷花粥和豆瓣醬,兩位若不嫌棄就將就一下?
成,就它吧!許阿諾無奈地搖一搖頭。沈丹丹和蘇小可相視一笑,拿碗盛粥。
清清涼涼的荷花粥,香香的、軟軟的、甜甜的,一口喝下去清爽柔滑,蓮子、苗米、百合,還有一股淡淡的荷葉清香,十分可口。沈丹丹邊吃邊讚不絕口,不錯不錯,人間美味……她一連喝下去三碗似乎還不過癮。
蘇小可看傻了,他沒想這家鄉極普通的一碗荷花粥,在沈丹丹看來竟被奉為人間美味。這著實讓他有點兒受寵若驚,心裏一邊想著,一個目標便悄然萌生:這個暑假結束之前,我一定要跟媽媽學會做一碗漂亮的荷花粥,嗬嗬!
上海寂寞
2004年秋,蘇小可在上海浦東一家廣告公司實習。每天早上,他和許多的大四男生一樣,在校附近的地鐵站等早班地鐵,然後一個人趕去浦東上班。
他常穿一件黑夾克,下配淡藍的牛仔,腳上蹬著那雙永不知疲倦的運動鞋。在等待地鐵的瞬間,他喜歡安安靜靜地聽音樂,從不主動跟任何人搭話。
偶爾,蘇小可會接到許阿諾打來的長途電話,不過是訴說些近況——什麼他已在老爸下屬的單位上班了,沈丹丹在市晚報實習了,他和沈丹丹準備在元旦定婚了……最後,他問蘇小可幾時回來,沈丹丹說一直很想念荷花鎮上的荷花粥!
蘇小可笑,不動聲色地聽完這些,卻一句祝福的話也說不出口。“定婚”這個詞語,像一把冰刀一下子刺痛他的要害,讓他瞬間產生極度的恐懼和落寞。
蘇小可本不怕寂寞。大學四年,他沒有談過一場像樣的戀愛,也沒有約會過任何一位女生。大量的課餘時間裏,他喜歡泡在文學社或者圖書館。走在校園的路上,偶爾也會聽到女生在背後罵他“白癡”,但是他隻裝作沒聽見。
他依然堅持寫詩,依然習慣性地把寫好的詩悄悄裝進一個信封,然後在信封寫上“沈丹丹”三個字。但是這些信件,他一封也沒有寄出過……它們和蘇小可一樣寂寞。
如果愛
2005年夏,蘇小可回家鄉景區工作。荷花鎮因為生態資源豐富,當地政府借之大興旅遊業,將村民魚塘征用過來開發建成了荷花島風景區。
蘇小可文筆不俗,主司辦公室文稿和宣傳工作。八月的荷花鎮,到處一片層紅疊翠,風景煞是宜人。那時蘇小可已經知道,如何恰到好處地把握配料和火候,做出一碗香甜可口的荷花粥了。
因為工作繁忙,蘇小可不再寫詩。接待、策劃、宣傳,加上沒完沒了的公文起草,大量的工作占據了他整個生活。他忙得昏天黑地,抽不出一點時間戀愛。這樣也好,至少不會寂寞,他想。
為了加強宣傳推介,景區策劃了一個“晚報記者水鄉行”的活動。邀請全省的晚報記者來荷花島攝影采風,作為晚報記者沈丹丹自然也在邀請之列。人群中她著一襲碎花長裙,一頭烏黑的長發波浪般卷下來,清淨明朗的臉上青春嫵媚,溫婉一笑如風如花亦如月……走在記者同行中,她比荷花島上的荷花還要清麗。
一路上,有同行的男記者問她結婚沒。她笑,說快了,國慶節就辦事。他在旁邊聽到,突然間心口有如針刺,一陣驚痛令他幾近暈厥。
晚上答謝記者,他忍不住貪杯。麵對好幾桌記者,他居然要一杯一杯敬過去。半瓶酒下肚,他滿麵通紅,卻還硬撐著要繼續敬下去。
各位來賓,今天有緣聚此,小可十分高興……話未說完,咕咚一聲酒已經下了肚。她見他有些失態,忙走過去一把奪下他手裏的瓶子:“各位,小可是我中學同窗,他的酒量我知道!今天他高興,多喝了幾杯,且容我代他敬諸位一杯,失禮處還望各位同行多多見諒!”說完一仰頭,將杯中酒飲盡。
美女敬酒,大家自然不能不給麵子,眾人紛紛舉杯。
酒宴結束,他爛醉如泥。她扶他回舍休息,推開門將他擱上床,隨手碰落枕邊的詩集,嘩……信件隨著書散落了一地。翻開來看,上麵都是熟悉的字體和熟悉的名字。
一封一封翻過去,竟然無一例外,上麵都照樣寫著沈丹丹三個字。再看詩集,開篇便是《眾荷喧嘩》:
眾荷喧嘩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拉石子
你的臉
便嘩然紅了起來
……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輕聲喚我
記憶就像從空中滾落的鉛球,瞬間跌進她18歲那年的高三,許許多多的往事就像漫天飛雨撲麵而來……蘇小可,原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