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玩的孩子更聰明?
健康·快樂
有人說,貪玩的孩子更聰明,這是真的嗎?
為了找出答案,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用老鼠做了一個實驗:他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把它們任意分成三組。
第一組老鼠被關在一個鐵籠子裏喂養,用來作為對比的標準;第二組老鼠被隔離起來,養在光線昏暗、三麵不透明的籠子裏,這叫做“貧乏環境”;第三組老鼠一起被關在一隻大而寬敞的籠子裏,這裏麵光線充足、設備齊全,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等各種玩具,我們把它稱為“豐富環境”。
幾個月後發現:豐富環境中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中的老鼠最老實。解剖老鼠的大腦後,發現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的大腦皮層在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麵都比其他兩組的老鼠有優勢。所以,結論是:豐富環境下的老鼠,因為有很多玩具,有了充分的玩耍遊戲,大腦比其他環境下的老鼠發育得更好,所以會更聰明。
那麼,貪玩的孩子會不會變聰明?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激動、愉快的情緒,都能夠激發和調動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貪玩也有助於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如概括能力、交往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貪玩的孩子一般樂觀開朗、有幽默感、勇敢大膽,這樣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
所以,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要讓他在玩樂中學習,隻學不玩或多學少玩,就違背了兒童教育學和兒童行為科學的規律。
編輯 劉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