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博客
作者:子在淵
縱橫“江湖”十幾年的關建軍,最終在中央、公安部的指示下束手就擒,其背後的“保護傘”也正在調查中。但追問巡警“黑老大”的江湖之路,僅查幾個“保護傘”遠遠不夠,如何從製度上防範類似權力江湖化、利益結盟化,當是此案給眼下反腐提出的新課題。
巡警“黑老大”的“保護傘”到底有多大,尚待調查。但其背後所凸顯的官員因利益而結盟的現象無疑更值得深思。關建軍在當地勢不可當地以權謀私、呼風喚雨地“一統”賭博“江湖”,糾集人員衝擊當地黨政機關,這已不是幾個“保護傘”就能開脫的,而是權力集體失語、利益高度結盟的表現。換句話說,當金錢能作為敲門磚,當“保護傘”的一個招呼就能為關建軍免責,這足以表明,權力在這裏已失去了製約,進入了無人監管的瘋狂軌道。
更值得警惕的是,當前這種因利益結盟而導致權力大麵積淪陷的案件越來越多。2009年廣西民政係統曝出“民政地震”:廳長張廷登牽出貪汙賄賂案65件80人、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這是不同單位、不同層級工作人員聯手謀利的“串案”;湖南郴州嘉禾縣“煤征辦腐敗窩案”,使縣煤征辦原主任、縣物價局原局長,及涉案鄉鎮財政所原所長等15人被立案調查,10人被移送司法機關,收繳案款1200萬元,這是各個領域、係統無論官職大小,因“資源”而結盟的“片案”……
“保護傘”打掉了,還會重生,如何在製度上製衡權力,防範權力江湖化、結盟化,顯然更重要。誰都知道關鍵在於把權力關進籠裏,但要做到這一點,其一必須保證行政程序化,無論是官員還是政府部門,必須依程序行事,受程序製約;其二必須保證民主監督的製度化。權力是人民給予的,就必須受人民的監督,而不能脫離於民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