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慎舉(1 / 2)

張大嘴好容易才停下了三輪摩托車,月光下,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是一種無法讓人想象的畫麵,那是隻有天神才能用他的天筆描繪出來的場景,整個山穀仿佛是暫停了一般。

幾百個曰本人橫七豎八的躺上山道兩邊,他們或仰或趴,或跪或伏,每個人的姿式各異,相同的隻是他們的腦門上都多了一血洞。

四周的樹還是那樣靜靜的站著,沒有一點的硝煙味,卻有一股濃濃的血腥味道。曾在無數死人堆裏爬進爬出的張大嘴三人站在這堆屍群裏麵,卻感一股感意升上心頭。

他們沒有見到死者的慘死的表情,沒有血肉露骨的畫麵,但這一群曰本人那安詳表情,卻讓張大嘴他們感到異樣的恐懼。

那種恐懼和他打死那老頭子時感覺是一樣的,那麼深刻!

張大嘴是個孤兒,但他其實是個蒙古人。他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一望無際的草原......

在蔚蘭的天底下,一碧千裏,而並不茫茫。幾十裏外可見有連綿的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小丘的背後,是高聳的山林,但隻能青灰色了,因為綠顏好似剛剛已用盡了。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912年,沙俄趁中國辛亥革命後的政治動蕩,策劃並脅迫外蒙古獨立,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共戴帝國”。1913年10月,不堪俄羅斯欺壓的外蒙古發表聲明放棄自治回到祖國的懷胞。1921年,前蘇聯進軍外蒙古,逼迫蒙古同胞簽訂了《蒙俄修好條約》,外蒙古再次獨立。外蒙古的獨立始終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

張大嘴出生的第三年,也就1913年,沙俄衝進草原,他所在整個部落被屠一空,僅剩下幾人逃離內地。

內地也戰亂四起,張大嘴不記得他是怎麼活了下來的,直到他十三歲時一個月圓之夜,在行乞的他遇見到一個大兵,大兵給了他一個月餅。張大嘴就一直跟著他,因為那晚的月特別的圓,也許大兵想起了他的家鄉,就將張大嘴帶進了部隊。

大兵沒有文化,但人很好,也給張大嘴取個名字,因為大兵是張家村的,於是他也給張大嘴起了名字叫張月生。

張大嘴一直跟著西北軍,因為在部隊,他終於可以知道下一餐飯要去哪裏吃了。他剛開始就當馬夫,後勤兵,後來當司號員,勤務兵,小兵,偵察兵,班長,排長,連長,

當時軍閥都各自為政,一個省就有一個督軍,就是一個獨立軍閥。這個軍閥下麵或這個省裏麵還有其他或大或小的軍閥。

省裏以市或縣為單位獨立的軍閥,他們表麵服從省督軍的管理,但常為一個村一個鄉的一頭牛打著屍橫遍野。

當時除了直係、奉係、貴係、粵係等十幾個大軍閥外還有幾百個小軍閥,軍閥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盞又一盞,有的一個縣城就有一個獨立的小軍閥,並沒服從省督軍的管理,如果一個縣一個軍閥,那一個省豈不幾十個軍閥,全國就有上百個軍閥了?

從1928年,西山大典後,老蔣以孫總的法定繼承人要求,三大軍閥巨頭,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交出軍權。但誰肯賣給一個靠伴女人大腿起家老蔣的麵子?

那時候軍隊還跟著馮玉祥-馮大帥,西北軍先聯奉倒直,驅逐賄選出來的大總統曹錕。然後又因為是否支持孫中山,跟奉係張大帥打了起來然後馮大帥出洋,回國,跟蔣委員長拜把子,他們又幫著蔣委員長打張宗昌打孫傳芳然後,蔣委員長又說話不算數,奪了馮大帥的山東省馮大帥一怒之下起兵反蔣,他們又跟中央軍大戰,然後山東省現在的主席韓複渠先投了蔣,馮大帥勢單力孤,不得不跟閻老西兒聯手緊跟著,馮大帥就又被閻老西兒背後捅了一刀,紮得咱們西北軍徹底四分五裂再然後,又幫閻老西兒守老窩來了。

這亂七八糟的十三年的當兵生涯,張大嘴跟隨著西北軍經曆了無數場戰役,從這個部隊並入那個部隊,如西北一直打到南京。他從來不知道一戰打完,下一戰要同誰打。他不記得得殺死過多少人了,他也不認得有多少士兵,長官死在他麵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