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事了,木子潼又登臨了紅塵道人棲居之地—葬仙山。
遠方,依舊是那座蓬萊仙境的孤島,悠然的琴聲從那裏傳開來。木子潼又不禁想起初臨葬仙山時,那不分明的琴聲來。隻不過木子潼如今精神力大漲,聽得更加清楚,並能大致通曉其意。
琴聲本輕柔舒緩,撫人心扉,木子潼仿佛置身仙境,周圍的草木蟲魚鳥獸多了幾分靈氣。琴聲在某個瞬間突然變化,短而急促,琴聲成肅殺之意。仙島上的樹木無不沙沙作響,遠飛的蒼鷹一聲悲鳴。木子潼隻覺得八麵埋伏,無藏身之地。琴聲忽而低吟回轉,為變徴、變羽之聲,遠處棲息在梧桐枝上的杜鵑啼出血來,木子潼仿佛深陷入絕望與悲傷。
弦斷,琴聲戛然而止,木子潼方才從這琴曲中擺脫出來。
仙島上,一座茅屋緩步走出一名鶴發童顏的老人,正是紅塵道人。
“弟子見過師尊。”木子潼略一行禮,“方才可是師尊您地琴聲?”
“可有所悟?”道人不做回答,反問道。
“音律,同樣也能控製人們的情緒。”木子潼回答道。
“不僅僅是音律,世間萬物,以其意誌而存之,劍有劍的意誌,鋒利而疾速;刀,狂霸而威力;古琴,縹緲如此,變幻莫測,可以其控製人的情緒,甚至去人性命。”
“弟子明白了,順其意誌而用之,便能將一件物品的威能發揮至極致。”
“不錯。”紅塵道人點了點頭,“徒兒,可願隨師尊習琴?”
木子潼見此,果斷的答應下來了,木子潼修真前便酷愛音律,不過那時習得的是西洋樂器—六弦琴。對於華夏國的古琴,木子潼一直是鍾愛的。古琴以其醇厚的音色和安靜的古風吸引者聽者,但現代古琴一向冷門。愛好音律的子潼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木子潼跟隨道人來到茅草屋內,裏麵繚繞著檀香的氤氳。低矮的樺木桌上,放著一把精美的雕花木古琴,隻不過琴弦盡數崩斷。
“此琴,名曰‘鳳台’。因其音色如同鳳鳴而得名。”道人輕撫琴身,“昔日古琴大師嵇康以此琴行一首《廣陵散》,行曲時,有人見到真鳳舞於空中,呈金色祥瑞,鳳鳴淒昂,一曲終了,聽者無不垂淚泣涕。隻可惜嵇康並非修真者,不願為統治者所用,最終慷慨赴死,痛哉。”
木子潼也是震驚非常,被嵇康深深感動。
“那此琴如何今日落在師尊手裏?”木子潼問道。
“不僅此琴,《廣陵散》琴譜也在為師這裏。”
木子潼有些震驚了,“師尊,據史料記載,那《廣陵散》不是失傳了麼?”
“在普通人眼裏是這樣的。”紅塵道人轉過頭,“在觀看行刑的人群中,有嵇康昔日好友晉人殤九。殤九乃修真者,時晉王朝行刑隊內有一名接近大乘的修真者,殤九營救嵇康不成,於是在嵇康彈奏之時,將琴聲烙印在精神內,又在鳳台被官府拍賣之時搶下此物。從此殤九隱居山野,殤九死後,兩物幾經輾轉,到了為師手中。”
“為師將琴弦盡數撥斷,是因為修真者手中,這樣的琴弦太脆弱,所以為師準備了保留了精血的龍筋做弦,如此,彈奏時龍吟鳳噦,穿透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