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婚姻並不是女人唯一的支點,女人也從來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新時代的女性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勇於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在為家庭和愛人付出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留有一片天地。在這片天地裏,你有自己的夢想和事業,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可以一個人靜靜地獨處,也可以和兩三閨密一起談天說地。一個獨立的女人,才能贏得丈夫的尊重,才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才能體會到作為一個單獨個體的快樂。
迷失自我是最大的愚蠢
在心理谘詢室裏,經常會聽到女人們這樣的抱怨:我很愛我的丈夫,為了他我願意放棄任何東西,他喜歡的我會去做,他不喜歡的我就不去做。我簡直把全部身心都投在他的身上,可他還不是很愛我。我的生活中除了他就再沒有其他的事情,事實上,我也覺得這樣太沒自我了,可是我真的無法想象沒有他的日子。真有那麼一天的話,我都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了,我會死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總想有一天他也會很愛我的。
在古代,婚姻是女人一生的賭博,嫁對了人就贏得了整個人生。她們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盼望著有朝一日“夫貴妻也榮”。即使在男女平等的新時代,仍然有很多女人願意將全部的愛與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但往往事與願違,男人是成功了,可是自己並沒有因此得福,反而嚐到了苦果。幫助男人成功並沒有錯,錯就錯在迷失了自我。沒有一個良好的自我,隻靠男人活著,永遠是女人的悲哀。
張雲上大學時是聲名遠播的美女,才華出眾而且家世顯赫。當年追她的人可是足足有一個連,她的丈夫“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才把她追到手,兩人從此出雙入對。畢業後兩人結婚了,開始的生活倒是甜甜蜜蜜,她主動承擔了家裏所有的家務活,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事業。有一次張雲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為了不影響丈夫的事業,她決定對丈夫隱瞞懷孕的事實,一個人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結果由於身體過度虛弱,她昏倒在醫院走廊上。雖然這成為她心頭的一個痛,但她覺得為丈夫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十幾年過去了,在張雲的全力支持下,丈夫的事業越來越好,40歲那年,他當上了一家著名外企的財務總監。她想這下苦盡甘來了,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現在該為自己的興趣愛好騰點時間了。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當她心滿意足的時候,丈夫卻要求離婚,說自己對她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不愛了。
那段艱難的時間裏,張雲整天以淚洗麵,甚至連死的心都有。她辛辛苦苦付出這麼多,她隻想讓他知道自己有多麼愛他,讓他因為得到了這個好女人而高興,從來都不是為了“夫榮妻貴”的美景。她付出了一切,為什麼丈夫能這樣薄情寡義?難道付出沒有回報嗎?
上麵的案例中,張雲是一個為愛情婚姻衝昏頭腦的可憐女人,她滿心想著自己的丈夫,完全迷失了自我。當女人沉浸在愛情和婚姻之中而完全迷失自我時,她就放棄了通過提升自我獲得尊重和認可的權利。有人說,婚姻和愛情就像手中抓住的沙子,握得越牢,越容易流失。舍棄自尊、放棄自我價值,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樣的生活絕無幸福可言。
看看如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女人們大都是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的好妻子。她們不僅要“主內”,還要“兼外”,既要辛苦上班又要照顧一家老小,還把自己辛苦所得的薪水全部用來補貼家用。她們承受著來自內外的雙倍壓力,日複一日地勞作。她們的心中已經沒有自我,她們把丈夫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即使付出了這麼多,她們仍然換不來男人真心的感動,她們所有的付出,在男人眼裏是“理所當然”,根本不值得被尊重。女人要“賢惠”,這是古訓,是女人應該做的,在“賢惠”麵前,女人的愛、美德、奉獻、忘我被一筆抹殺了。男人把“賢惠”當成女人的天職,他們認為是自己一人在獨力支撐著整個家庭,女人隻是他的附屬品,是他的“主外”成就了女人“主內”的“閑職”。
其實說到底,女人的過分賢惠就是迷失了自我,而迷失自我所換來的後果卻是那樣的苦澀。賢惠一度被讚譽為美德,可這種美德在男人心中到底有多重?女人用放棄自我換來的賢惠的聲名,有多少男人懂得欣賞這種美德?有多少男人懂得珍惜這種美德?今天看來,所謂的賢惠,其實就是給女人套了一個無形的枷鎖!女人在“賢惠”裏掙紮著,男人在“賢惠”外享受著,結果就是女人徹底迷失了自我。
一個女人如果自願放棄對自我的提升、事業的追求,而僅僅滿足於相夫教子的生活,甘願做男人背後的那個“偉大女人”的話,終有一天她會後悔的,到時她就會對自己在婚前婚後的巨大反差進行過思考:往日的清純和美麗都到哪裏去了?為什麼我不再擁有當年賞花吟月的情懷?歲月的風塵會淹沒她昔日的靈光,煩瑣的家務會將她的高貴磨平,日複一日的操勞會讓她的青春黯然失色。這樣的女人在結婚後是遵循“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生活的,結婚對於她們而言,就意味著要把絕大部分精力用於家庭,而放棄原先的夢想和進取精神。以前的女性憑著賢惠還能維持一個安穩牢靠的家,而在現代這種競爭壓力巨大的社會中,女性再固守“賢惠”,結局恐怕和案例中的張雲差不多了。
女人的天空原本是湛藍明媚的,不應該生活在淚雨紛飛和憤怒失衡的心態下;更不能放棄自我,放棄了自我的女人是最愚蠢的人!人的價值在於自身,即使是和你相濡以沫的愛人,他也隻是你的陪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自我。隻有不斷完善自我,與丈夫比翼齊飛,共同進步,而不是眼看著差距一天天變大,這樣才會有良好的心態與丈夫相處。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迷失自我。
不要為男人而活,要為自己而活,要活出價值來,活出被別人需要的自豪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作為新女性的標準,實質就是要讓女人在不斷地自我完善中發展自己,追求幸福。“四自”精神不僅是女人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也是維護美滿婚姻的法寶。隻有堅持自我,這樣你才不至於陷入別人的人生。
你要找到自己的方向
找到自己的方向,就是要從容地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經過了歲月的曆練之後,女人攀登到了又一座高峰。站在高峰上回首昨日,走過來的路或許有過坎坷不平,或許有過鼻青臉腫的磕碰,或許有過撕心裂肺的傷痛。隻有經曆這些磨難,女人才能成熟,才能散發出獨特的芬芳,閃耀著獨有的光芒。而在這芬芳和光芒的背後,蘊涵著女人心靈的成長。
這樣的女人是極品,但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此。大多數女人並沒有自己的目標,不懂得聽從心靈的召喚,這是必須改變的。隻有拷問心靈,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最真的渴望,生命才有意義。
提升生活質量和品質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最真的渴望。對於女人來說,這一點很重要。隻有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她們的人生才能真正有所收獲,才更能活出自我。在日漸浮躁的社會裏,明確知道自己曾去過何處,今後又要去往何方,生命才有意義。
作為一個女人,你能聽見內心深處的渴望嗎?你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想要的是什麼嗎?如果清楚,那麼恭喜你,你會擁有一個清醒的人生;如果你還在渾渾噩噩地混日子,那麼你的歲月隻能沒有意義地流逝殆盡。
讓我們看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標會有怎樣的結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裏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34歲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遊過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這名婦女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個婦女。
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大得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鍾頭一個鍾頭地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有幾次,鯊魚靠近了她。被人開槍嚇跑。她仍然在遊。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15個鍾頭之後她又累又凍渾身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幾十分鍾之後——從她出發算起的第15個鍾頭零55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船。又過了幾個鍾頭,她漸漸覺得暖和多了,這時卻開始感到失敗的打擊,她不假思索地對記者說:說實在的,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如果當時我看見陸地也許我能堅持下來。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隻有半英裏!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隻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遊過了同一個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遊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紀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鍾頭。
查德威克雖然是個遊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見目標,才能鼓足幹勁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務。當你規劃自己的人生時千萬別低估了製定可測目標的重要性。
在我們周圍,太多太多的人每天疲於奔命,像一隻沒頭蒼蠅一樣跌跌撞撞,或者把自己扮演成了一個消防隊員,被生活的火災攪得日夜不寧,這樣的人是生活的被動者。這樣下去,生命在毫無目的地庸庸碌碌中度過,最終隻能埋怨命運不公。印度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言: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的時候,你已經錯過群星了。生活是人本身的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反之亦然。不懂得自己心靈的人,真是連祈禱都無門。神都會說:“你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心靈,我又怎能給你想要的生活?”
沒有明確的目標,你就像一艘不知道終點的輪船,永遠都在漂泊。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每一天,我們都遇到對自己的人生和周圍的世界不滿意的人。在這些心存不滿的人中,有95%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追求什麼,他們沒有改善生活的目標,甚至沒有一個人生目標來鞭策自己。結果是,他們繼續生活在一個他們無意改變的世界裏。
作為現代女性,不僅要做到從容麵對生活,更能夠傾聽自己的內心,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於一個成熟的女人來說,自知是她的源泉。自知的基礎是有主張、有認識,知道自己將要去往何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方向和目標必須是確定無疑的,隻要能被輕易左右的都是沒價值的,能被輕易打亂的都是不夠堅定的。有了生活目標以後,還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自己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女人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才可以活得精彩輝煌。
當你為過去一年的收獲而欣喜時,不妨問問自己:我有沒有沿著自己的方向前進,接下來我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確定的目標,就像是遠方照明的燈塔,為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照亮前進的方向。
做有主見、敢突圍的女人
西方有句名言:“思想決定命運。”做任何事都尋求安全感,不敢挑戰冒險,是對自己潛能的否定,畏首畏尾隻能使自己的潛能不斷地退化。
世間許許多多平凡的女人,她們不敢冒險,缺乏主見和勇氣,她們想要的就是一種安全平穩的生活,一旦得到,便想固守不求進取了。長此以往,她的一生隻會機械地工作,掙來維持溫飽的薪金,然後等待容顏老去,夢想凋零。
過分尋求安全感,喜歡安逸的女人實際上是最缺乏主見的人,她們不相信自己,隻會把選擇權交給周圍的人,父母或者是愛人。這種無主見從生活中的一點點小事就能看出:比如每買一件東西,許多女人簡直要跑遍城中所有的商場超市,她們從這個櫃台跑到那個櫃台,從這個店鋪跑到那個店鋪,但當她們找到合適的東西之後,仍然會反複審視、比較,結果還是不知道到底要買哪一件。實際上兩件之中隨便哪一件都可以,但是她們就是不能決定究竟要買哪一件。隻不過一頂帽子,女人們就要把店鋪中所有的帽子都試戴一遍,售貨小姐都被她們問的不勝其煩。辛苦了大半天,女人們還是像下山的猴子,兩手空空。你問她們為什麼沒有買,大多數回答:“我要回家問問我老公再決定。”
連這麼小的事情女人都沒有自己的主見,更何況是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事情,她們習慣了依靠男人,習慣了男人給她們的所謂的安全感。世間最可憐的,就是像這些買東西的女人這樣遇事沒有主見、彷徨徘徊、唯人言是的人。女人沒有主見,從深層次來說是不自信,把自己的安全感完全建築在家庭之上。很多女人甚至不敢決定任何事情,因為她們不能確定結果究竟是好是壞、是吉是凶。她們心中總有害怕和恐慌,今天我自己這樣決定,如果明天發現這個決定是錯誤的,那我豈不是後悔莫及?
這種沒有主見導致了女人的畏首畏尾,追求安逸,不敢突圍。眷戀安穩的女人在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會做過多的準備工作。她們並不是真正的完美主義者,隻是她們害怕萬一其中一項計劃和行動出現誤差。她們害怕犯錯,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搭建一個舒適的溫室,“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成了她們的行事準則。陌生的東西就像是洪水猛獸,她們不敢向陌生的領域踏出一步,對生活中不時出現的那些困難,更是不敢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隻是一躲再躲。在她們看來,保持自己熟悉的現狀就好,這樣雖然沒有進步,但是會很安全;對於那些新鮮事物,誰知道暗藏著什麼樣的風險呢,還是躲遠點,否則,就有可能被撞得頭破血流。安穩是一個陷阱,讓女人們喪失了鬥誌和激情,她們不敢打破現有的生活方式,不敢尋求新的改變,有夢想也不敢去追,結果夢想隻能成為夢想。
實際上是女人誇大了陌生事物的難度,看輕了自己的潛力。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上帝創造人類,賜予人類這樣那樣的技能,他就必然會讓人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實現夢想需要機會、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最核心的就是需要自信、不安於現狀、敢於突圍的那一股精神。每一個女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你能眼看著歲月逝去,而夢想凋零嗎?不可以的!那麼你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自信一些,打破安逸的現狀。從這一刻開始,改掉優柔寡斷的壞習慣,因為它足以破壞自己許多機會。每一件事應當在今天決定,不要留待明天,應該常常練習著去下果斷而堅毅的決定,事情無論大小,都不應該猶豫。走出了第一步,你就收獲了自信,知道困難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以克服,那麼你就有了突圍的勇氣了。越早突圍,你就越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