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的日子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滿懷希望的家長;有希望的、有失落的;各種表情組成了這繁忙的場麵。
文喜柱的父親、在人群中來回的穿梭著、一直查看他的長子-文喜柱的高考成績、從頭查至尾、從尾查到首、就是沒有文喜柱的成績;知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高興的像過了大節、但前後幾次的查找、怎麼就沒有寶貝兒子的成績呢,難道是太好了?不可能、他了解自己的孩子,太差了、但也該有成績吧?
他前後幾次的查看、確定榜單上沒有文喜柱三個字、還是忍不住的跑去問負責的老師、你家文喜柱?校長說起來都跳了腳;他根本沒有參加高考!天崩地裂;這三年的幸苦是為了什麼?文友火冒三丈、顧不得一旁熟人的招呼、氣衝衝的小跑著向家趕;一把揪起還懶在床上的文喜柱、啪啪的幾個耳光、連踹數腳……。從廚房跑出的劉如英一臉茫然、考不好就算了、孩子還沒有失誤的時候……在一旁叨叨著、文友氣的沒搭話、恨恨地指著文喜柱道:你問這個逆子都做了什麼?
文喜柱後來在母親的叨嘮中渡過了一天又一天、生氣的父親不再搭理他、時時的還會說些不著邊際的狠話、還會踹上幾腳……文喜柱深感絕望、深知父母已不再愛他;動了離家出走念頭、趁著父母不在家、偷偷地拿了母親陸佰元、匆匆的離開了家……
文喜柱離家後、買了車票;一心想著要去河南少林寺、出家做和尚;然而身邊隻有陸佰元、憑時在家用錢本就是沒有節製、第一次外出也不知計劃、到了少林寺、身上的現金已所剩無幾;他訴說了自己的經曆、誠心誠意的向方丈道:他是來出家做和尚、了卻凡塵的。方丈看著麵前這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便知是一個人偷偷地跑來的、雙手合十道:“施主、你來入我寺可以、但要布施陸佰元的入寺費、方可入我佛門,了卻煩惱。”文喜柱傻了、掏了掏口袋、身上還有不到伍拾元;哀求道:“師傅、我隻帶了來的路費、我是真心誠意來出家的、您就收留我吧。”“從哪來、還是回哪去吧。”方丈拂袖而去。
“師傅、為什麼不收這個孩子、而我入寺的時候您沒讓我布施;今天為何有布施之語呢。”“他塵緣未了、留在寺中、還會生出許多事非;我看此人、性格堅毅、將來必有一番作為;與我佛無緣、故用此語拒之。”
文喜柱是流著淚離開少林寺的、他在河南流浪了幾天、花光了僅有的現金、舉目無親、他再一次的流下了悔恨的淚;想到:“還是回家吧、被父母打罵、總比流浪好。”他身無分文的來到火車站;轉了幾圈、終沒有想到辦法買一張回程的票;在河南車站他轉了三天、無意中聽一旁修車的大叔說淩晨3:30分有從河南發往他家鄉的運煤貨車、他暗暗的下了決心、必須爬上運煤車、方能回到千裏之外的家鄉。隻有進入站台、隻有趁著車站上貨的時候方能混上火車,但怎麼進入站台呢?文喜柱行動了、隻有趁著檢票的時候人多才能混進去吧、他想道;但他試了幾次、都被無情的檢票員擋在了外麵、他終是沒有辦法進入站台;這個不行、我想從出口趁著熱鬧進去吧,這個出口檢查沒有那麼嚴格、他轉念道;但又終沒有勇氣衝破這個關卡、因為那邊的檢票口也是嚴格;我還有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