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因地製宜訂策略(2 / 3)

????聽完了遼軍將領們的議論,離山聖母把目光望向自己的徒兒:“桂英,你呢,你有什麼方略?”

????穆桂英說:“我的方略是這樣的,把船做成巨大的腳踏劃槳船,然後在船頭上裝上鐵製尖頭的撞木,把船劃動後,高速向城牆衝去,形成巨大的撞擊力,去撞開或者撞塌城牆。就算撞不塌也撞不開,隻要撞木能插進城牆裏,我們就可以兩根撞木一組,兩根撞木一組,在上麵鋪上木板,形成臨時攻城橋,然後從這橋上衝過去攻城。”穆桂英邊說邊用手比劃,以便使自己的意思能表達得更清楚更明白。

????離山聖母及眾遼軍將領們聽了這個方略,大家都點頭表示讚許:這個方法從總體上來說還是可行的。不過離山聖母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你這辦法好雖然是好,不過要造出這麼堅固結實,行駛速度又高的大船來,可不容易。而且還得防備敵人用火攻。”

????穆桂英說:“這個師父您盡可以放心,防火的問題我自然有辦法。其實從這裏發動進攻,主要的目的隻是為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分散他們防禦的力量,並不是真的要在這裏展開猛烈的進攻,這裏僅僅也就做個樣子而已。想想也能明白,要想在這裏發動進攻,那得要多少船,光造船也要好幾年了。”

????離山聖母問:“那你的主攻方向在哪?”

????穆桂英說:“正麵。”

????看完了河,一幹眾人又來到反麵的大峽穀前麵。這大峽穀如此險峻,以至於膽小一點的人站在峽穀頂上往峽穀底下看,都有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對麵的穀壁城牆傲然如天神麵對凡人一樣,麵對著這幾個渺小的人類。站在峽穀頂上,穆桂英把自己的攻城策略詳細地解說給自己的師父聽:“徒兒打算製造十輛巨大的梭鏢發射機,排擺在這方麵,然後以兩輛發射機為一組,共同向對岸發射巨大的箭矢頭式樣的梭鏢,梭鏢的後麵掛上鐵鏈,兩根鐵鏈之間連上繩網,把梭鏢射進對麵的石壁中去後,兩根鐵鏈就組成了一座繩網橋,然後再把木板用繩子連接起來,串成可收疊的橋板,鋪在繩網橋上,這就組成了一座鐵索木板橋了,士兵們可以通過這個橋向敵人發起進攻。”這是一種軟索橋的形式,在多山多峽穀的地方比較常見,不過采用這種方式搭建,可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有遼軍將領問:“穆元帥,峽穀對麵那是天然的石壁,跟人造的城牆不一樣;人造的城牆是磚砌的,相對來說較軟,撞木可以插進去;這天然的石壁硬得很,你怎麼才能把梭鏢頭射進去?”這個將領所問的問題,其實也是其他所有人都想問的問題,所以他問完後,大家都把目光同時都望向穆桂英。

????穆桂英說:“這個有辦法解決,大家不用擔心。你們應該都知道米醋吧?”

????“米醋?”所有的人都被她說得一楞,不知道她怎麼會突然莫名其妙地提到這個東西,“米醋能用來攻城嗎?”中國的北部以及西北部方向風沙嚴重,當地人經常性的會吸進大量沙塵,為了化解這些沙塵,他們就常年喝醋,所以對醋那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米醋能用來攻城打仗,這似乎就有點天方夜譚了。

????穆桂英說:“當然能,我發現如果把米醋潑在石頭上,石頭會變軟,我們用米醋把峽穀對麵的石壁化軟後,再用梭鏢機發射,梭鏢頭就可以射進去了。”

????米醋能使石頭變軟,這可是眾人從來沒聽說過的新奇說法;真的嗎?不過穆桂英既然這麼自信,也許真有這個可能也未可知。

????當然,就算真有這個可能,有遼軍將領也還是感覺到不能理解:“這峽穀四、五裏路長,幾十丈深,我們要用多少米醋才能化得過來?”

????穆桂英聽他這樣說,笑了:“並不需要把整個石壁都化軟呀,隻要集中於幾個點,能讓梭鏢頭射進去就行了。”

????這個遼軍將領問的問題有點小孩子化,讓人聽著就會忍俊不禁;要是想把整個石壁都化軟的話,恐怕把全天下的米醋都集中起來,還會不夠用呢。穆桂英這話一說完,那個遼軍將領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笑了。其他的人也跟著都笑了。

????笑完了,蕭天佐說:“辦法雖然是好,不過我也有個疑問。”

????穆桂英問:“什麼疑問?”

????蕭天佐說:“你這掛在梭鏢頭後麵的鐵鏈子,準備用多粗的呢?這個峽穀這麼寬,要想用鐵鏈子拉起一座鐵索橋,這個鐵鏈子可要很長;而且,這個橋是戰士們用來衝鋒的,需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力,那麼多人從橋上衝過,鏈子太細了肯定會被壓斷;而如果太粗了,梭鏢機怎麼射得過去;你難道想做一架抵到天那麼大的梭鏢發射機?”蕭天佐這問的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問題,那個時候人類的技術雖然已可以製造出像樣的梭鏢發射機,但從機械的角度來看,這還是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射擊力很小,不可能產生像我們現代的反坦克導彈這麼巨大的穿透力。在發射力度有限的情況下,這個鏈子的粗細程度可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繞不開去的巨大現實問題了。

????“這個……”穆桂英一心隻想著要想辦法攻城,還真沒想到這太過具體的細節上去,一時被問住了。不過她當然不會就這麼輕易被卡住,想了想之後她回答說:“具體要用多麼粗的鐵鏈子我們可以通過試驗來確定,也可以通過調節通過人數的多少來解決,這個不是問題,隻要方法恰當就行。”也是,橋結實嗎就多過一些人;不夠結實嗎就少過一些人;辦法總是人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