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擇偶方麵,男人總是俯首而觀,目光鎖定比他們年輕他們女性;而女人則總是苦苦打量比自己年長的異性。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給了女人選擇婚姻的標準:男人既要有閱曆,又要有寬厚的臂膀。嫁個大一點的男人,生活有嗬護,幸福有保障。
說實話,其實許多成熟女人同樣喜歡比自己年齡小的男人,就像男人永遠喜歡年輕姑娘一樣。隻不過中年甚至老年男人喜歡年輕姑娘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中年女子喜歡年輕小夥說出來就不那麼中聽了。
如今女人的花期在延長,久經歲月而不老、處潮流而不驚的女人比比皆是。男大女小這個被我們長期固守的婚戀規則,已被悄悄打破。與許多女人愛覓成熟男人相映成趣的是,時下不少男士也摒棄年齡忌諱,愛覓“大娘子”做生活伴侶。“找一個比自己大一點的女人做伴侶”,近年來在許多年輕男性中漸成風尚。擇偶的標準已經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改變。
社會心理學家對此的解釋是,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男權至上,男性全麵包容一切的傳統定式已被打破,而男性在社會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負荷已接近臨界點,所以從內心世界裏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與自己共同承受各種壓力。那種花瓶式的小女孩顯然是不合適的,已經具備一定生活閱曆的女人往往能夠與自己共同進退。
現在這個社會姐弟戀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事了,在娛樂圈這樣的戀情比比皆是。李心潔去台灣發展,不但贏得事業,也賺到一位心靈契合的男朋友“小豪”。雖然小豪比李心潔小三歲,卻讓人看不出“姐弟配”的感覺,因為小豪總是負起照顧女友的責任,讓李心潔很有安全感。範曉萱比男友周俊偉大兩歲,不過,在生活中,都是周俊偉負起照顧範曉萱的責任,範曉萱說:“他是看起來有點憨,不過,有時候很大男人,而且思想上還滿成熟的。”
年紀小,並不代表幼稚。再說了,比自己年輕的男子往往年輕有活力,掌握新技術快,觀念更新也快,和他們在一起女人往往能感受到青春和時代的氣息,從而忘記自己的年齡,在穿衣打扮上混跡其中。
如今,英國姐弟戀的比例比25年前增長了一倍,越來越多的年輕男人願意娶比他們大5歲以上的女人為妻。而在韓國,有近五成未婚女人想選擇比自己年齡小的男人為結婚對象。日本更有過半數的男生喜歡“姐姐”。在我們身邊戀著和嫁給比自己年齡小的男人的現象也並不鮮見,而耳聞目睹這樣的事情時,我們不但不驚異,還往往會在內心發出一句“太棒了”的欽羨聲。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賽過母”這句俗語了。喜歡小男人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遮遮掩掩?現在誰找一個比她小的老公說明她有本事!的確,如果一個女人到了38歲的年齡還能吸引20來歲的小夥子,那說明她是真有魅力!
愛是無限的,無論對女人還是男人。既然愛上了比自己小的男人,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目光呢?愛情的發生本來就是誰也不能控製的。和誰,如何,這些好像都不是自己控製的,當你對一個人到了朝思暮想的時候,哪裏會去管什麼應該不應該,合不合理!
總之,選擇結婚對象並不是以年齡為標準,最主要的還是雙方是否真心相愛。能攜手並肩一起踏入結婚的禮堂,一定要建立在相互關心及愛護的基礎上。願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美滿。
貼心私房話:和一個年輕男人約會是個熱鬧的戀愛趨勢
英國《每日快報》說:“幾乎每個有了些年紀的出名女人都有一個小跟班。”“女人本季最新的必備裝備是擁有一個比你小的男人。”英國《每日電訊報》中說:“她們並不需要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為他們的晚餐埋單,她們也不需要和一個與她們年紀相仿的人過一個無聊而‘負責任’的周末,她們更喜歡一個陽光男孩的嬉鬧和玩笑。她們希望被認為她們依然獨立而且依然性感。”
《Bridget Jones’s Diary》(譯為《一個單身女人的日記》)中說:“30幾歲的男人毛病多,令人厭煩。他們一天到晚唉聲歎氣,有焦慮的毛病,還有嚴重的妄想症,以為所有女人都會想盡辦法要讓他們落入她們所設計好的婚姻圈套。這些日子,我就單對20歲出頭的小男人感興趣……”
美國的《魅力》雜誌在相關文章裏引用了紐約時尚專家馬麗安·薩爾茲曼的話:“如今和一個年輕男人約會是個熱鬧的戀愛趨勢。”而美國版《ELLE》則用更詩意的語言來描繪這一現象:“獵取一個年輕男人有點像在中午喝杯美妙的馬丁尼。”
(第二章)知己知彼,幫你透析男人心
什麼是好男人?好男人額頭上沒有刻字。人心如深海。有時候,好男人以壞男人的麵孔出現;又有時,壞男人以好男人的麵目誘惑你。怎麼樣才能把好男人在芸芸眾生中辨認出來呢?你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你需要一雙炯炯慧眼,將好男人盡收眼底,知己知彼,才能輕鬆贏得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