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曹家謀士(1 / 2)

太監了的話我一定會和大家說的……不過我沒說……那一定……你們懂的……

=====================

當曹操獎潘鳳所言變法之事說於三人聽時,三人亦是大驚。

“主公!潘無雙此言……”程昱皺眉不已,雖說程昱出計極所行軌道,不在乎世人所想,但論及改製換法,便是他也有些不敢亂言。

曹操不發一言,轉頭看向劉曄。

劉曄身為漢室宗親,此事本便與他關係最大,這也是為何曹操會當先問計於他的原因。

倒是劉曄並未發現曹操正看著他,隻是聽的先前曹操所說之話而處於愣神之中。

“子揚?”程昱見劉曄出神,忙開口提醒。

“哦?”劉曄回過神來,看了看三人,見曹操看著自己,起身言道:“潘無雙此言莫非不怕傳於陛下以及百官之口?”

曹操見劉曄所言並未過激,方才放下心來,笑道:“子揚所慮潘無雙又怎會不知?”說罷他亦是站起身,走至劉曄身旁,言道:“潘無雙此人,所行之事無一不經過深思熟慮,雖有時略顯稚嫩,然卻常常出人意料之外,且其視我為知己,方才將此事告訴於我,諸位乃是我之智囊,當為我解憂。”

說罷,曹操更是將潘鳳當初與其所言朝政之弊端皆一一說出,更是讓三人深思不斷。而曹操見三人模樣更是不打斷,拿起茶盞,慢慢的品嚐。

“主公,依在下之見,潘無雙所言確實有理!”程昱沉思許久,看了看陳群、劉曄二人,開口言道:“如今朝堂之上,王司徒、楊太尉、張司空雖坐掌三公之權,然卻並無三公之實,天下之權實則皆掌於各地諸侯手中,大漢天子,恐有其名而無其實爾!”

“仲德此言何意?”劉曄聽罷,不禁有些惱怒,畢竟其乃是大漢宗親,如今聽的此言,又怎會沒有說法?

程昱本就不是什麼循規蹈矩之人,聽的劉曄之言,不禁大笑道:“在下失言,還望子揚勿怪!”

正當此時,於一旁並未開口的陳群倒是起身言道:“在下以為,潘無雙所言乃是治政之根本!”

陳群字長文,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潁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陳寔為太丘長。父親陳紀曆任平原相、侍中、大鴻臚,叔父陳諶為司空掾,早卒。陳群早年被劉備辟為別駕,後舉茂(秀)才,除柘(今河南柘城縣)令。

陳群家世殷實,為曹操所請,奉為上賓,與劉曄、程昱二人為曹操左膀右臂。

“哦?”曹操聽罷不禁奇問道:“長文有何見解?”

陳群侃侃而談道:“當今天下……”

得陳群獻謀之後,曹操大喜,遂命人請潘鳳前來府上飲酒。

潘鳳受曹操之邀往其府邸飲宴,而且正好酒宴之上惟有潘鳳與曹操二人,趁此機會,潘鳳才將自己想要改革變法之事細細說給曹操聽……

“孟德,如今天下大漢早已名存實亡,你可有取代漢室為君為王之心?”

隻有潘鳳和曹操兩人,自然使得潘鳳十分的放開,不過此言一出,哪怕是以膽大著稱的曹操聽了也是一驚。

“無雙何來此言?”曹操訝異道:“當今天子賢明,雖天下有宵小之輩為亂,然我等身為漢臣,豈敢有取而代之之理?”

看了看曹操模樣,或許這個年紀長於自己,但畢竟還不是前世所知的那個曆經風雨的魏武王曹操曹孟德。

人都是頭跟著屁股走的,屁股下坐在什麼位子想什麼事,好比前世曹操身居魏武王時,難道他就真的沒有稱帝之心?當然,同理,曹操剛剛舉孝廉的時候難不成就想當皇帝了?

而曹操如今乃是執金吾,也算是極高的官職,但這個時候的他又怎會有取代漢室之心?聽了潘鳳所說之話語氣中有怒,有驚異,有不解。他想不通為何潘鳳會說出這種話,畢竟如今的潘鳳在他印象中是死忠於大漢的人。

“朝代更替,此乃萬古不變之理。”潘鳳搖了搖頭,又道:“夏桀、商紂暴虐無度,此便是****滅亡之源,而秦二世之理更不用多說,孟德你可懂?”

“當今天子雖然年幼,然既師從無雙,又怎會如同夏桀、商紂?”曹操語氣不喜,複又言道:“莫非無雙當真有那謀逆之心?如此,操來日定斬無雙項上人頭。”

說罷,曹操給自己灑上一杯酒,笑道:“然無雙又豈會是那等人?來,操先幹為敬!”

見曹操一飲而下,潘鳳亦是心中安慰,僅以現在所見的看來,曹操絕對不是那種有謀逆之心的人,如果曹操此刻直接順著潘鳳的話接下去,無論怎麼樣,潘鳳也會想辦法將他除去,隻是現在,顯然已經沒有了那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