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遲來的比試(二)(3 / 3)

“以某看,此人武藝恐在我二人之上。”

隻是隨後顏良的話更讓袁紹一驚,顏良文醜二人武藝乃是其麾下最強,不曾想此人竟然有可能比他二人還高!

隻是讓袁紹更不解的是這麼一個槍術通神之人,如今竟然隻是一個區區伍長,如此豈不屈才?頓時心中更起愛才之心。

“本初可是看上那小將?”曹操看著袁紹與他身後兩員猛將交談,那眼神時常向先前那使槍的小將身上看去,怎會不知他心中所想,便出言說道。

“如此武藝,某甚愛之!”袁紹倒也沒有將曹操當作外人,直言道。

畢竟此時的曹操無論身世、兵力皆無法和袁紹相提並論,他更多的倒像是依附於袁紹一般,更何況以自己四世三公之名望,曹操又怎能和他相比?

“操觀此人如今不過隻是一小小伍長(為什麼用這個操總感覺很別扭。怨念~),若本初欲攬此人,當施之以恩惠,以攏其心,再問公孫北平討要便是,想來他如今亦不知此人武藝,當無有多大難處。”

不得不承認,此時的曹操尚沒有爭奪天下之心,若是有此心,恐怕他就不會將如此猛將送於他人,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歸之己用了。

“此言甚善!”

袁紹一聽自是讚同,乃命人前去請那小將前來。

“不知太守招喚有何要事?”趙雲倒沒有因為袁紹官高而顯得拘謹,言語之中反而更有著淡淡的不喜之意。

畢竟今日有許多往日裏一同吃住的戰友死去,他又怎會高興?

“今日若無你,便是這百餘人恐亦無法逃得性命矣!”

袁紹見趙雲行禮,忙跳下馬將他扶起言道。

“未能保得同僚性命,雲甚愧!”趙雲聽罷更覺傷感。

“此事非你之罪,此百餘人性命亦是全賴你相救,操亦當拜謝。”見袁紹下馬,曹操亦是跟著下馬謝道。

袁紹與曹操的作為倒是讓趙雲心中一熱,畢竟他亦是知道此二人身份,比之自己如今的主公北平太守公孫瓚,無論於身家亦或者名望都要勝上許多。

“不知壯士姓名為何?如今身居何職?”袁紹雖知此人隻是一區區伍長,亦是出口問道。

“某乃公孫太守麾下親衛白馬義從一小卒,如今身居伍長之職。”趙雲倒是不疑有他,答道。

“此等武藝竟隻是區區一伍長?莫非公孫北平麾下如此人才濟濟?”袁紹故作驚訝道,“當真讓袁某好生羨慕。”

趙雲聽罷自是心裏淒然,他生性較為內向,平時不善言辭,自己雖有報效國家之心,但其並無顯赫身世,投軍之後卻是憑借自己的能力方才謀得一伍長之位而已,雖口中不說,但心中終究還是有些不憤。

雖曹操與袁紹二人輪番遊說,趙雲卻也是並沒有被其二人說動投效於他們,於他心中,所效力者僅為大漢,隻要如此,於何人麾下效力皆是相同。

袁紹又怎會不領會他的意思,此人隻需自己問公孫瓚討要,若是公孫瓚同意,此猛將自是為自己所用,且觀此人亦非那種言而無信之人,如此一來,倒是讓先前騎戰敗於潘鳳的壞心情亦是好了不少。

倒是欲回汜水的潘鳳此時心情甚是不好,僅僅千人的虎騎,僅此一役便損失二百餘,而最重要的是這些損失完全是不可估計的,誰能想到對方千人騎兵之中竟然會有一個武藝如此高強的人?

而且此人身穿衣甲樣式皆為普通小兵模樣,絕非聯軍之中大將,畢竟這種千人之戰,袁紹亦是會擔心派大將出陣會被敵軍所斬殺。

加上先入為主的思想,使得潘鳳更不會想到趙雲會出現這裏……

總的來說,這趙雲,隻是一個在不該出現的時間、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的壞了潘鳳好事的人罷了。

回得汜水之後,潘鳳自然不會食言,命徐晃將三萬餘涼州精銳協同自己虎豹騎在二日內緩緩退關而出,使得聯軍一眾諸侯大感不解,畢竟雙方並沒有經過交戰便棄此雄關,實在是太兒戲了些。

不過無論是不是兒戲,他們站在汜水關上事實終究是無法改變的。

而得了二萬涼州精銳的潘鳳自是不會那麼乖的退回虎牢,畢竟一到虎牢,自己那董卓麾下的一萬精兵,加上華雄麾下的二萬餘精兵就皆不歸自己掌控,這種事情他又怎會去做?

一退出汜水關,他便命張義將兩萬餘原屬華雄麾下的涼州精銳攜帶汜水關上所取的糧食繞道往並州而去。而潘鳳自己,則是領著虎豹騎以及其餘所有的騎兵,帶著病重的華雄,往虎牢退去。

不過他這回虎牢用的可是敗軍的身份,畢竟華雄重傷,而自己與曹操、袁紹二人比試之時所言聲音甚輕,除卻徐晃倒是無人知曉,加上聯軍確實強大,潘鳳便是言自己敗了亦是無有不可。

一切的委屈,不過是為了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能夠將董卓勢力一舉鏟除而不傷到大漢根骨的時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