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語言簡潔卻充滿了道理,且觀此人,身高七尺有餘,一身青色文士袍,麵目清秀,當是一士林中人,不禁讓他起了結交的心思。
寥寥數語,果真讓他發現了此人的大才,隻是看此人對當朝天子的言語,似乎大是不敬,讓自己惱怒不已。不過想罷也不禁隻能暗自歎息,當今天子當真……慎言!
看著眼前這個男子,荀彧忽然間想到了那年僅十三的郭嘉,同樣的對天子甚是藐視,常言天子是非,二者何其相似也?
“談論許久尚不知閣下姓名,在下荀彧荀文若!”
“咣!”潘鳳忽然發現自己有種被一張500萬彩票砸中腦袋的感覺,當然如果那有感覺的話。
沒想到隨便有個人和自己搭訕就碰了荀彧這種超級文官,要知道無論在哪個三國類遊戲裏麵,荀彧的智力都沒有低過95啊!而且那政治更是次次在98以上,說他是三國前三的文官或許有人會有意見,但說他是三國時期前三的內政家絕對不會有意見。
荀彧(163—212)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
“在下潘鳳,尚無表字。”潘鳳一個稽首,“原來是潁川荀彧荀文若,久仰才名。”
此時的荀彧已二十有一,才名倒也已經顯現出來,在潁川學院中倒也算是佼佼者。
“無甚名氣,但談吐不凡,似乎也不屬於什麼士族大家,難道又是一個寒門子弟?”荀彧不禁感歎道,“寒門大才何其多也?”
“不知潘兄前來潁川尋親還是定居?或許我能幫之一二。”
古時的交友圈大多是誌同道合之士,君不見曹操的謀士就是這樣依靠著一群朋友之間互相推薦然後一個個挖出來的。
而成為了荀彧的朋友自然能夠認識到像郭嘉、程昱這種高智商的人才。
“若不嫌棄,我可否以兄長相稱?”潘鳳倒是有些順杆子往上爬的覺悟。
“那我就托大叫一聲賢弟了。”對有才能的人,誰都不會輕視,更何況本就眼光其高的荀彧?
“不瞞兄長,弟來潁川實為求學。”既然認識了荀彧,那求學的事情就好辦多了,誰叫人家是校董的親戚呢?有了這麼一層關係,人家荀爽也不會好意思拒絕是吧?
“求學?可是潁川書院?”荀彧自是知道潁川能夠讓他人來求學的無非就是潁川書院而已,隻是潁川書院對入學要求極高,一般等閑怕是過不了入門那道難關。
“還請兄長幫我。”
“能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等語句,豈是庸才,倒也不怕辱沒了我潁川書院。”身邊一人插口道,“在下潁川戲誌才,見過賢弟。”
好吧好吧!果然在潁川扔塊磚頭就有可能砸出個郭大神,自己沒有砸出郭大神,倒是用一句話忽悠出了荀彧和戲誌才兩個大神。
這戲誌才倒是個自來熟,直接便賢弟的喊上來了,當真是沒有一點生分的意思。
“好你個戲誌才,那潘賢弟的入學柬便由你來寫。”荀彧臉上似笑非笑,似乎更應該是屬於哭笑不得。
“這有何難?”戲誌才倒也是光棍,“賢弟能飲否?”
“千杯不醉!”這倒不是潘鳳在吹牛,原本前世他就極能喝酒,到了這個世界更是因為潘鳳的身體而天賦異稟,加上這個時代的酒明顯沒有經過蒸餾,喝起來根本就和沒有度數一般,哪能將他喝醉?
“真豪士,我等且去飲上幾壇!”戲誌才大笑道。
“苦也苦也!”隻是荀彧那一臉的苦相卻與大笑的戲誌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也隻得皺著眉頭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