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糞憂心

成語新說

作者:書菡

南齊時,在新野這個地方,有個叫庾黔婁的人,他的父親庾易,曾任司徒主簿,雖隻是個小小七品官,卻因品行出眾、教子有方而聞名於當時。

庾黔婁從小謹遵父親教誨,既懂事又好學,尤善講誦《孝經》,許多南陽高士聽了都為之驚歎不已,誇他能夠以德服人,將來必成大器。庾黔婁成年後,曾任遷平西行參軍、曆編縣令。據傳當時曆編縣境內虎患肆虐,傷了路人無數。庾黔婁上任後,老虎竟悉數離開曆編,去了臨沮境內,曆編的老百姓都說是庾黔婁的仁德感化了老虎。後來,庾黔婁又接受委派出任孱陵縣令。可到了孱陵還不到半個月,庾黔婁忙完一天的公事,正準備在臥榻上稍事歇息,看看父親寫給他的家書,忽然感到一陣心驚,渾身流汗不止。不會是家裏出了什麼事吧?他忙打開家書一看,父親隻是跟平素一樣說了些報平安的話,庾黔婁這才安下心來。可是到了夜裏,他還是心驚流汗不止,他想,難道是自己生病了?不,不可能,自己身康體健,毫無生病征兆,一定是父親有什麼事令他掛牽。這家書畢竟是父親在半月前寫的了,而這些天有沒有事,或者過些天會不會有事呢?不祥的預感揮之不去,他輾轉反側,一夜未眠,想來想去,熬到天亮,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辭官回家!於是一早,他不顧家眷的反對,辦完辭官的手續,就攜家帶口匆匆往家裏趕。

數天後,他終於趕到家,一進家門,待他說明辭官回家的原因,家人都驚訝不已,原來父親在兩天前突然病倒,一下子臥床不起,茶飯不思。庾黔婁跪在父親床前,看著父親一臉憔悴的樣子,心碎不已。而父親看著他也是百感交集,一方麵感念於父子心有靈犀,兒子如此孝敬自己,一方麵又覺得兒子正是宏圖大展之際,就這樣辭了官,十分可惜。但庾黔婁對此毫不在意,寬慰父親道:“父親,我正值壯年,以後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時間做您希望我做的那些事,還有很多機會去施展抱負造福他人。而您到了晚年,我若忙於公務,我們能一起度過的時間就實在太少了。所以,就讓兒子陪著您,給您盡孝吧。”聽了這番話,父親眼裏含著淚花,虛弱地點了點頭。

這時,醫生來了,給庾易把過脈後,拉著庾黔婁到外麵,這才囑咐說:“你父親的病突如其來,吉凶難測,要想知道病情吉凶,眼下隻有一個辦法,隻是……”庾黔婁急道:“隻是什麼?人命關天,你快說呀!”醫生捋了捋胡須,略一沉吟道:“念在你如此心念你父親,我就說吧。須嚐一嚐病人糞便的味道,如果是苦的,病情就能好轉,如果是甜的……”庾黔婁忙問:“甜的怎樣?”醫生搖了搖頭道:“就無力回天了。”庾黔婁毫不猶豫地說:“多謝醫生指點,我必照辦不誤。”

於是當天,庾黔婁打發走仆人,親自服侍父親寢食側臥,待父親解完手休息後,就去偷偷嚐了父親的糞便,發現味道是甜的,頓時憂慮難過不已。到了夜裏,他跪拜北鬥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悲戚之情難以自抑。待庾黔婁和衣睡下後,夢中仿佛隱隱聽到一個聲音:“你的父親壽數已盡,不可能再延續了。念你如此誠心禱祝,也許他能活到這個月的月末,不能更久了。”於是,庾黔婁爭分奪秒悉心照料父親。果然,到了月底,父親握著庾黔婁的手,帶著欣慰的笑容長眠於世。庾黔婁含淚將父親安葬,並守製三年。期間,庾黔婁嚐糞憂心的行孝之舉不知怎麼傳了出去,被稱頌一時。

公元502年,南齊宗稱帝,改國號為梁。庾黔婁被任命為蜀郡太守,後因其德行感召世人,並且學問超拔,而成為太子侍讀,為太子講解《五經》之義,直至四十六歲身亡,葬於父親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