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發現引起了很大的轟動,X染色體是智慧的遺傳載體,Y染色體隻攜帶遺傳“垃圾基因”,智慧由女性遺傳給後代。在人類曆史上,女性選擇男性首先注重力量和靈敏性。男人隻能將其智力基因遺傳給女兒,而不是遺傳給兒子;兒子隻能繼承父親的Y染色體,所以女性負責將智慧遺傳給後代。
生理影響男人女人的弱點
剛出生的嬰兒除了生殖器官的差異外,也很難分辨出男嬰和女嬰。如果僅從長相上看,男嬰和女嬰都差不多。當然,新生兒也會在某些方麵表現出一定的性別傾向。比如說,將人的臉部照片和玩具模型拿給男嬰和女嬰看,男嬰會對玩具模型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女嬰則會對人的臉部照片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異,是由男嬰和女嬰不同的大腦結構決定的。而大腦結構的差異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所以剛出生的嬰兒也會表現出一定的性別差異。
當男孩和女孩漸漸長大,步人青春期以後,兩者在外表上的差異就會越來越明顯。因為青春期是性激素大量分泌的時候,大量性激素將會導致第二性征的出現。
男孩開始變聲,長胡子,長喉結;女孩也開始變聲,乳房逐漸隆起。這就是說,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男人和女人的外表差異已經十分明顯了,僅從長相和身材上就可以很輕易地分辨出性別。
除了外表以外,其他方麵的性別差異也開始明朗化。比如說男孩對體育的熱愛、在數學上的優勢以及女孩在人際交往中的活躍等。
是什麼決定了男女的性別差異呢?是男女不同的生理結構。
男女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男性染色體為89,女性染色體為88。這種遺傳差異是兩性一切差異產生的基礎。男女性腺分泌的不同激素使兩性大腦功能的發展存在差異,且使兩性氣質、性格等方麵也不相同。比如,男性的高水平雄性激素使他們比女性攻擊性強。
還有一個原因:男性每天都能夠製造上億個精子,且男性不用孕育受精卵,所以男性每天都具備產生後代的條件。在男性的一生之中,可以產生無數個後代,隻要男性身體健康,那麼即使到了六七十歲,他們也仍然具備生育能力。男性繁衍後代最多的世界記錄是摩洛哥謝裏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穆萊·伊斯梅爾王創下的,他一生共生下了1042個孩子,這還隻是有記載的,如果再加上沒有記載的,數字就更加驚人了。
由此可見,男性所能繁殖的後代與女性所能繁殖的後代相差懸殊,即使女性每次都生下雙胞胎或多胞胎,也還是無法和男性相比,況且女性也不可能每次都生下雙胞胎或多胞胎。盡管生下雙胞胎或多胞胎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但發生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大多數女性生下的都是單胞胎。所以說,女性一生所能生育的後代是十分有限的,而男性則沒有極限。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男性在繁衍後代上的兩極化,即有些男人可以繁衍很多後代,而有些男人則可能終生都無法繁衍後代。
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成功繁育後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努力讓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這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使然。生物學家哈密爾頓認為,生物的一生都在為繁衍和複製自己的基因而忙碌,這也是生物一生的最終目的。很多人都對工蟻的行為感到不解,工蟻本身是不能生殖的,可它們卻要不辭辛苦地照顧蟻後所生的幼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蟻後是工蟻的姐妹,所以蟻後所生的幼蟲必定會含有工蟻的基因,既然不能有自己的後代,那就隻能將遺傳基因的希望寄托在含有自己基因的幼蟲身上了。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後代去複製自己的基因,所以,為了繁衍,男人必須要打贏這場繁衍的戰役,這樣才能贏得更多的繁衍機會,否則就可能麵臨失去後代的困境。而對於女性來說,這樣的競爭則毫無必要,因為女性即使拚盡全力成為最大的贏家,她所能繁衍的後代也隻有25個。相反,即使她們不去拚爭,她們也仍然會有一個到兩個後代。這就是說,女性通過競爭所獲得的繁衍利益是很少的,至少要比男人少很多。所以說,女性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拚爭。
男女差異的根源就在於這些最簡單的生物因素,如卵細胞比精子珍貴、受精卵在女性體內孕育等。比如說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競爭性和暴力傾向,這就是因為男性通過競爭可以獲得更大的繁衍利益,而女性獲得的利益則要少得多。舉個反例,有些物種是由雄性照顧受精卵的,在這些物種中,雌性更具侵略性和競爭性,這就是因為雌性所能繁衍的後代要比雄性多,雌性可以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繁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