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我的前世們……”慧聰道,“玉嬌帶我看過,用她的方法。她說她世世都在尋我,我們卻總是錯過。這一世,她總算和我修了緣,卻太短。”
果然是一段孽緣,不過我更好奇慧聰為什麼每一世都要出家呢?我詢問道:“你是因為怕她才出家躲避?”
“不是,”慧聰果斷搖頭,“和她在一起初時快樂,但日子久了,便心生燥煩鬱鬱難安,但一到佛堂便安和寧靜。所以,這是佛祖指點,讓我皈依。”
我歎氣。慧聰的佛性天成,不當和尚太可惜。隻是可憐玉嬌一等就是五百年,真是造化弄人。
慧聰雖然很有佛性,但他現在也就是個凡人,自然不會了解前世的種種,所以我沒有追問他很多。我突然想到玉嬌昨日對我所說的最後的願望,心中又是一陣難過,歎了口氣對慧聰說:
“大師,玉嬌昨晚渡劫飛升的時候出了意外,她...她讓我帶話給您,她說她愛了你這麼久,不後悔。”
聽到這句話慧聰身子一滯,輕喧一句佛號:“各自有命,終得超脫,阿彌陀佛.....”說罷閉上了眼睛。但是我分明可以看到他的眼皮微微的抖動,一顆晶瑩剔透的眼淚從中流了出來。
我沒再多說些什麼,輕輕的退出屋外。我猜,如果玉嬌可以看到這一幕肯定會死而無憾了。她用八世年華換回了慧聰一滴動情的眼淚,不管如何,這證明他還是愛了。
我突然想起當年著名的“情佛”倉央嘉措所寫的那首美得攝人心魄的情詩,慧聰和玉嬌如若有緣份,大概也是如此吧!
美人不具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曆曆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緣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歎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製彼身.
自歎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標相思無拘拴,意馬心猿到卿卿.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