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師父(1 / 2)

我師父姓李單名一個麟字,號五嶺散人,茅山派。今年五十四歲,家中是一脈單傳的道士。

當年幹這行的清貧,師父從小就跟著我師爺四處捉鬼、看風水討生活,順便學著手藝。說好聽點兒是雲遊四海,說難聽點就是四處流浪。

為了生計這爺倆什麼危險的活兒都接,因為高危險就意味著高回報。後來在處理一樁買賣的時候貨太凶沒壓住,爺倆折了翅兒。師父倒是逃了出來,而師爺卻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自那次意外之後起師父就寒了心,在我所在的城市定居下來。由於師父手藝精湛,不多時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術士,生活雖然過的滋潤,但是一直沒娶妻成家。

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師父祖上有訓,茅山衣缽必須世代相傳。但是師父深諳吃這碗飯的很少有好下場,不想再讓子孫後代過飄泊無依的生活。

為了不違組訓,師父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幹脆不娶妻生子,孤老終生。

我自小就是靈媒,老看見一些“不幹淨”的東西,久病成醫幹脆入了道門好保個平安。雖說我爺爺就是門內人但是我不能拜在他的門下。

一來是因為沈家這派規矩多,直係不能授業。二來也是因為我和我爺爺之間差著輩分呢,拜師就亂套了,無規矩不成方圓。

我爺爺沈傲是陰陽界的老前輩,裏裏外外的這些人都門兒清。看著我師父是一把好手就把我托付給了他。

師父雖然這輩子並無子嗣,但是卻有著包括我在內的三個徒弟。平時授我們手藝教我們做人,視如己出。雖然本事都是從他這裏學的,師父卻常常告誡我們,但凡有點法子千萬別吃這碗飯。

“這飯碗端起來,可就放不下了。”

師父說這話的時候蹲坐門檻兒上狠狠地吸了口煙,抬起臉來望了望院子裏的槐樹。眼睛裏濃鬱的化不開的情愫叫做孤獨。

當初聽這話還不以為然,而現如今因為有了九天軒龍柱真的身不由己的時候我才品咂出了這句話的含義——

有些東西拿起來,就真的放不下了。沉,沒人接著。

我在師父門下排行第二,上邊有個師兄下邊兒有個師弟。師兄早些年重蹈了師爺的覆轍英年早逝,師弟就是前邊兒說起過的農村小夥兒,也走了。現在就剩下我一根獨苗。

這麼多年了師父還一直叫我老二,他說我師兄師弟不管是人是鬼都永遠是他徒弟。

電話裏師父說他從泰國回來了,好些日子沒見怪想的,讓我去他家坐坐說說話。放下莊慧我就直奔了山上小屋,那是師父清修的地兒。

我進門時師父正在門檻兒上坐著喝茶——這是他多年的老習慣了,不愛坐躺椅,不愛坐沙發,唯獨喜歡他家門口那扇高高的門檻兒。

在泰國呆了有差不多大半年,風吹日曬的師傅明顯曬黑了,皮膚也粗糙了不少。我進門先去給茅山祖師元始天王上柱香,隨後拿了個茶杯挨著師傅坐下。一陣噓寒問暖後切入正題。

“您今回兒去泰國是什麼買賣?”

“古曼童。主顧本來是好心請個古曼童回來供奉,不巧店家黑心供奉的是小鬼。害了五口人。我追到泰國去把它滅了,又拜訪了幾個老法師。那邊兒氣候又好,多呆了幾日拖到現在才回來。”

古曼童和養小鬼都是把孩童的靈魂注入到器物中供養,但是它們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古曼童是來自於東南亞有著一百多年曆史的聖物,也被稱為“金童子”或者“佛童子”,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成為孩童的樣子,經過高僧或法師加持,使墮胎或意外死去的孩子的靈魂入住。供信善人士供養,以保家宅。供養者也會因為供養古曼而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積福。它們以香火為主食,生性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