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北京,是近30年來最冷的北京,可是我們怕冷,我們要去更冷的海拉爾,在-40℃的冰天雪地中體驗quattro的魅力……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航程我們在海拉爾機場著陸了,一出機場便真正進入了冰雪世界,從機場到市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大型雪雕。在這個,30年一遇的低溫天氣,奧迪迎來了quattro30周年的慶典活動。
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呼倫貝爾這種高寒地區體驗奧迪的quattro技術,駕駛奧迪quattro車型征服冰湖和雪原。現今quattro技術已經遍及國內奧迪的A係、Q係、R係全部車型,我們也將在冰原上體驗這些的車型,但主要是體驗A係和Q係。當我們來到試車場地,切身闖入冰雪世界,奧迪用形象的A、Q、R三個形狀的場地,把試車場地分為三個區域,讓所有的體驗者在不同道路環境下體驗駕駛感受,從而體驗quattro技術超強的駕馭感和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
奧迪的quattro技術可以使車輛在冰原上平穩的加速和停止,甚至刹車時可以雙手完全離開方向盤,保證車輛沿行駛方向行駛,當然需要ESF的幫助才可以順利完成。在低摩擦力的路麵上如果隻讓quattro順利起步停車似乎太沒勁了,所以駕駛Q5去越野也許更能體現四驅技術的特點。在米其林雪地輪胎的幫助下,Q5能輕鬆地在叢林與各種顛簸路麵上順利行駛,隻要駕馭方式正確就不會打滑,quattro會將輸出動力根據路麵的摩擦力分布到前後輪上,而這種動力分配完全通過機械的方式完成,所以在駕駛Q5時你會感到非常輕鬆,不會感覺到有什麼異樣。哪怕是行駛在側坡路段也會感覺和在幹燥路麵沒有太大的區別。
活動中對TIS的體驗被安排成了表演項目,由專業拉力賽車手完成。這也秉承了quattro技術從誕生之初就致力於各種汽車賽事的一貫傳統。自1980年以來,奧迪憑借quattro技術在國際賽場上屢見戰功,並導致國際汽聯多次修改賽事規則。由於奧迪蟬聯各項國際著名賽事冠軍已經成為沒有懸念的結果,為了維持賽事的觀賞性和競技性,1998年國際汽聯終於規定房車賽中禁止四驅車型參賽,奧迪賽車帶著“賽場王者”的光環被迫退出各項房車賽事。今天,對於TIs在冰雪路麵上的表現,我采訪了試車手。用車手的原話,“TIS的駕駛感覺還是太像賽車了,一切的反應都是那麼快。”
我們體會的則是A4L的精準駕馭性,在一個環形跑道中用A4L完成不間斷的連續漂移。在這個過程中quattro的驅動行駛會根據路麵的狀況不停的做出調整,但駕駛者卻全無察覺。通過這個項目我就發現了一點——車是真好,就是我的反應遠沒有車快。所以車輛在我的手裏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失控,讓我總是處於混亂狀態中駕駛,慚愧呀……
最後我們也當了一把賽手,在模擬冰雪賽的封閉路段中,用比賽的方式真的漂了一把。過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