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下工作者(1 / 2)

第一章地下工作者

叮鈴鈴”“叮鈴鈴”鬧鍾的指針如往常一樣指到了5點30分。

“嚓,又該上班了”

一個睡眼朦朧相貌普通的青年萬般無奈咒罵道,極不情願的從床上爬起。燈光亮起來,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不足十五平米的蝸居,除了床頭櫃子上擺放的那台聯想的電腦外,也就一桌一椅而已。看著眼前的這幾件簡陋的家具,青年搖了搖頭,和往常一樣匆匆的穿好衣服,胡亂的吃了點昨夜的剩菜剩飯便匆匆的出門了。

西北風呼呼的刮著,拍打在青年的臉龐,北方三月的天氣依舊寒冷刺骨,特別是在夜晚和早晨,青年不自覺的縮了縮脖子,低下頭快步的向車站走去。

等到車站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個人在等著了。“呼,看來沒有耽誤了班車。”青年呼了口氣,小聲的自語道。等了幾分鍾後,一輛加長的客車緩緩駛來,車頭上寫著某某煤礦的字樣,青年便坐上了前往煤礦的班車。

看著車上一個個無精打采的人們,劉安豪搖了搖頭拿出了自己已經用了幾年的老式手機,插上耳機一遍聽起了音樂,一邊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青年名叫劉安豪,安豪,安好,聽名字也能知道父母的用心。現年25歲,三晉人,現在正在西京附近屬縣的一處國有煤礦打工。因為是臨時工,礦上不負責他的食宿,他隻能是獨自一人租住在礦區附近村子裏。雖然工資還算可以,但是除去家裏的負擔外,他也隻能是混個溫飽,生活苦逼的很。

算起來他小時候可沒吃過什麼苦,父親年輕時候是當兵的,雖然退伍的時候沒接受國家分配的工作(都讓給戰友了),但是憑借在部隊學到的過硬技能和好的關係,不僅在村子承包了好幾百畝的果園,而且還幹起了運輸的生意,正好趕上了改革的東風,日子是過的紅紅火火的,老劉家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富戶啊,那時候作為家裏的獨子,那童年的生活絕對是豐富多彩。

說是獨子吧,不過他這地位也沒保持幾年,父親探親回家給他增加了一個小自己五歲的弟弟劉安逸和一個大自己五歲的義姐李淑,說是戰友的女兒,代為撫養,退伍回來後再接再厲又為自己增加了一個小自己十歲的妹妹劉安心,雖說和家庭擴大了,但是比自己大的大,小的小,而且人更多,小日子別說多麼滋潤了。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一起車禍中父親的一次見義勇為,雖然救下了一個小女孩,但是自己卻落下了一個半身不遂,隻能是在輪椅上了此殘生。為此,家裏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的外債,連本來相對和睦的大家族也為日漸疏遠。

劉安豪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也體會到了什麼叫世態炎涼,什麼叫人情冷暖。麵對親戚們嫌棄的眼神,村民們冷嘲熱風的態度以及生活的壓力,正上高二的他不得不中途輟學,幫著母親和姐姐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一人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途,幹了無數份的工作,輾轉多地才來到了這裏當礦工,至今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當初心高氣傲的稚嫩少年如今也變成了一個老於世故的煤礦工人了。

當車子停穩後,劉安豪跟著人群下車,走進這處位於縣城郊區的煤礦。

一個煤礦會下轄很多的對組用來分擔不同的工作,劉安豪的工作就是煤礦掘進隊,也就是地下打巷道。

當來到對組所在的辦公室的時候發現裏麵已經有十幾個人了,“小安來了”劉家豪聞聲望去便發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仔細看會發現他的右手少了三根手指,因為在一次煤礦事故中失去了三根手指,熟絡的人都會稱呼其為“七指”,他是今天這個班的班組長,也就是劉安豪的組長。

“七哥”

劉安豪應了一聲也就沒再言語,隨便的找了個座位就坐了下來,將眼睛一閉,假寐起來。在這空擋會議室裏又進來了幾個人,熟絡的互相打了招呼,唯獨劉安豪一人低頭默默的坐著,沒過多久,

一位四十多歲的胖子走了進來,他就是這個對組的隊長,人送綽號“胡胖子”,此人心眼狹小,為人陰險毒辣,又貪婪無比,以前有個工人舉報其倒賣礦用物資,但是後來此事也不了了之,那個舉報的工人也在一次礦難中被砸斷了腿,事後詢問經過也是支支吾吾不肯多言,私下裏很多人都說是胡胖子指示其心腹幹的,此事過後人們對其很是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