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還充斥著爆炸聲,偶爾閃過的亮光從那破落的防盜窗戶裏滲透進來。並不寬大的屋子裏擠滿了人,輕輕的劃了一根火柴,點燃了桌子上那支孤林林的蠟燭。
微弱的燭光漸漸的在屋子內擴散開,肮髒的數碼迷彩作戰服上還沾染著絲絲血漬,楊曉紅呆滯的看著那微弱的光芒。楊曉紅,雲南玉溪人,今年25歲。掐指算算,從石家莊後勤指揮學院畢業後,進入部隊也有2年的時間了。當那一天從教官手裏接過紅紅的,印有國徽的分配書時,楊曉紅心裏無時無刻不在激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這是一支隸屬南京軍區的常規集團軍,而整個集團軍最耀眼的,無疑就是機甲部隊了。說句實在話,第12集團軍的機甲部隊絕不比戍衛首都的第38集團軍少多少,隻因為12集團軍擔負起整個長三角的防務。
天快亮了,炮火聲響了整整一夜。到了現在又進入高潮階段,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150毫米自行火炮以及350毫米4聯裝火箭炮連續撕吼,一道道鋼鐵彈幕在那條細細的海灘上炸開。導彈穿梭時留下的痕跡在天空中久久不能散去,奔向更遠的海平麵。
“各部隊馬上進入戰鬥位置,各部隊馬上進入戰鬥位置。警報:機械者來襲,警報:機械者來襲……”廣播裏不停的響起這句話,原本安靜的營地馬上又沸騰起來。一架架H——10D“中國虎”武裝直升機突突突的旋轉起自己厚重的旋葉,雙渦軸發動機的聲音清脆,響亮。猛然出現在山頭,逗留了幾圈後又匆匆飛往海岸線。
“走啦走啦!”楊曉紅一把拎起自己身邊的95式自動步槍,搶先一步衝出房屋。戰爭到今天為止已經是打了一個星期,從上個月,日本的橫須賀出現了第一架ST——012“海獵”開始,楊曉紅和他的戰友們就隱隱約約的嗅出,自己離戰爭不太遠了。
果然,在短短半個月內,仁川,東京,釜山,衝繩,平壤就出現了大量的機械者。一時間東北亞被這些鋼鐵智能機械攪得天翻地覆,遍地的瓦礪,戰火紛飛。一直到十天前,上海遭受了機械者第一次襲擊,那些背著雙管火箭炮的SC——147“呼嘯”以及水陸兩犧,擁有150毫米超大口徑榴彈炮的SE——017“轟擊”成為了上海人永遠的噩夢。
直到五天以前,楊曉紅所在的部隊。機步82師正式接到作戰指令,該來的都來了。而此時前線已經打成一鍋粥了,從蘇北的連雲港一直到福建的廈門。如此漫長的戰線上,中央軍委幾乎動用了整個沿海軍區的軍事力量。
第41集團軍,第42集團軍被臨時編製到東南戰區中。負責廈門,福州,溫州沿線的防線。第1集團軍,第12集團軍,第31集團軍編製到蘇浙皖戰區,負責江蘇,浙江以北的防線。
動用了整整五個集團軍的力量,但效果還是差強人意。除了戰爭開始時空降15軍配合121機步師率先布置好口袋陣,殲滅了一股沿國道一直深入的機械者外,其它方麵還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戰果。
“我操!這他媽還讓不讓人活了?連個安穩覺都不讓人睡。”無線通信頻道裏粗罵聲把楊曉紅的思緒給拉回來,是樹妖那家夥正在咆哮。樹妖是楊曉紅的戰友,同是這支“鋼環”部隊裏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