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相戀時差異是美,生活時差異是累贅(1 / 1)

人類容易對不了解和陌生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也容易對與己不同的特質產生愛慕之情。男人愛美麗、溫柔、會撒嬌的女人,因為他們缺乏這些特質和行為。女人則愛威武、果斷、說一不二的男人,因為她們缺少這樣的性格和經曆。

這些差異顯得神秘和玄妙,我們不明緣由,也不知出處。異性就像藝術品般降臨人間,闖入我們本來乏味且單調的生活,頓時間,我們被這種魅力所蠱惑。回想一下我們被異性吸引的瞬間:對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不同氣質、與自己完全不同的說話口吻以及截然不同的身體構造,都令我們驚訝與怦然心動。於是,我們被折服了,歡天喜地地告訴自己的朋友和夥伴,對方是多麼有趣且不可思議,竟然用這樣的方式思考。對方的不同大大地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的生活閃閃發光。

讓我們一同回到愛情的萌芽階段,回憶一下情竇初開的學生時代。差異似乎是引發愛情的根基之一。女生總是會被籃球高手吸引,當男生們在球場上揮灑自如時,總是會引起女生的愛慕和尖叫。班上最淘氣的男生總是暗戀梳著整齊馬尾、學習成績優異的班幹部,用欺負她的方式引起對方的注意從而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對方與自己的不同和差異,神奇地彌補了我們缺失的那一角,讓生活這場電影得以拓寬和延續,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帶給我們新的視角,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

但是,當這種種差異洗去浮華,逐漸被生活兼並,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很難對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妥協。我們會發現,即使自己被父母養育,和他們一起生活數十年,當自身的人格逐漸長成與成熟之後,很多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也一樣會和他們相差萬裏,甚至會看不慣自己父母的某些待人接物方式和生活習慣,更何況是那些曾經是陌生人的伴侶了。對方身上那些曾在戀愛過程中吸引自己的小特質、小習慣忽然變為共同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變成必須和自己的習慣“決一死戰”的“敵方”的時候,它們就瞬間淪為了生活的累贅,或者作息表裏的負擔。

這方麵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男人都愛美女,當悉心打扮過的女人站在男人麵前時,她精致的眼妝、搭配合理的服飾、秀美的長發都是吸引男人的亮點。但是,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後,男人才發現,這些表麵的美好需要花費兩人大量的時間,男人開始對女人用來化妝的時間感到不耐煩,對女人買衣服和首飾的支出比例感到匪夷所思。對於一瓶大寶足以搞定所有肌膚問題的男人來說,這種對美的追求的差異從美好逐漸變成口角的開始。

女人都愛運動型的男人。當初在大學校園裏,身為足球隊隊長的他意氣風發,浸透汗水的黝黑皮膚透露出健康和性感。然而,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後,女人開始對男人讓球場占去了周末的大部分時光而感到極度不滿,對球場歸來男人渾身的異味和髒亂不堪的衣服感到難以容忍。女人開始咒罵足球,並與所有運動爭風吃醋,對運動帶來的種種不潔感到厭惡和可恥。

當兩個小世界相互融合,時間也似乎消減了一半,兩個人各自的生活轉變為共同的生活。對於兩個對生活的不同側麵充滿熱忱的人來說,從純理性的視角來看,以前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恣意妄為地做自己喜歡和覺得必要的事情,而現在隻剩下半天的時間——因為另外半天時間要讓給自己與另一半之間的差異,陪伴侶做他/她喜歡做的事情。當差異不再停留在用眼睛觀賞的程度,而是活生生地進入你原來的私有領地,它們就變成了必須接受、融合和解決的事情,很顯然,這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