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董曉燕經過打聽,北京醫科大學一位老教授告訴她,腦梗塞一般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建議她帶公公來北京檢查,看是否可以做心髒搭橋手術。
6月,董曉燕跟賈一平商量後,抽空飛抵武漢去接公公來北京做檢查。婆婆告訴她說,武漢同濟醫院的醫生也建議做心髒搭橋手術,不過,老伴不肯做。
董曉燕就做公公的工作:“爸爸,你最聽一平的話,可是現在一平在拍戲,沒法回來,我就是代替他來接你去北京的。在北京做手術,我方便照顧你。”
見兒媳回來接自己,黃庭武沒有再堅持。擔心老人半路上犯病,董曉燕就叫了一輛救護車,直接將他和婆婆接到了北京,住進了離家較近的醫院。
手術那天,賈一平特意向劇組請假回到北京。在醫院的走廊上,他緊緊擁抱著妻子,連聲說:“老婆,不管手術是否成功,我都謝謝你!我會愛你一輩子!”
手術成功後,黃庭武的偏癱得到了緩減,雖然行動還不是很方便,卻能夠唱戲了。董曉燕將澤澤帶到病房,老人抓著小孫子的小手,開心地唱戲給他聽;賈母則在一旁,要麼遞上茶水,要麼削一個蘋果,要麼什麼都不做,隻是一臉微笑地看著丈夫和小孫子。
這一幕幕,感染了董曉燕,雖然是在有點悲戚的白色病房裏,但這天倫之樂仍然讓老人感到無比幸福!
2008年8月,黃庭武該出院了,那幾天他臉上反倒失去了笑容,老伴也一臉憂色。董曉燕問他們有什麼心事,他們也不說,隻好打電話告訴賈一平。
賈一平沉吟了一下說,他們是擔心一旦出院,就要回武漢,那就難得看到澤澤和我們了。董曉燕說:“那不如就將爸媽留在北京,跟我們一起居住。現在,爸爸的身體這樣,如果讓他們回武漢,我們也不放心。”
賈一平真誠地說:“你願意我爸媽留在北京,我很高興。”董曉燕立刻打掃整理客房。
見兒媳真誠挽留,賈一平的父母都很感動。然而,董曉燕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一點,4個老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還真不那麼好相處。
賈母喜歡看電視,澤澤也要跟著看。董曉燕父母覺得看電視太多對孩子不好,屢屢提出來,黃庭武夫婦都覺得無所謂。
兩邊的老人都寵愛澤澤,結果,3歲的澤澤經常一生氣就說“我不喜歡外婆了,我要奶奶”,或“我不要爺爺了,我隻要外公”之類的話,雙方老人惟恐孩子變得過分自我……
賈母找了一個機會,對董曉燕說:“曉燕,我們出來幾個月了,家裏連煤氣水費都沒交,一大堆事情都沒處理好,我和你爸該回去了。”董曉燕知道這是公公、婆婆的借口,就打電話征求丈夫的意見。賈一平當時正在蘇州拍攝勵誌電視劇《男人的承諾》,無法脫身。他同意父母先回武漢。
10月份,劇組殺青後,賈一平回到北京。董曉燕把公公婆婆住在這裏的情況,詳細講述給他聽。她說:“爸媽在武漢,我和你都不安心,但是,讓4個老人住在一個屋簷下,也確實不方便。要不,還是讓我爸媽回他們的老房子住,反正離我們家也隻有幾站路。”
2009年6月,賈一平拍完電視劇《完美婚姻》後,在郊區買了一套2居室,將父母接過來居住。這裏遠離鬧市,空氣很好,適合父親養病;董曉燕也讓她父母回到老房子,不跟他們居住。
賈一平舍不得嶽父母搬走,好在,嶽父母的房子距離他家隻有幾站地,一有空閑,他就上門看望他們。
每次拍戲回來,賈一平首先就是去看望嶽父母,然後再去父母那裏。在外麵給老人買禮物,他都要買兩份;而他外出拍戲,董曉燕總要抽時間去公公、婆婆那裏轉一轉,哪怕有時隻是坐幾分鍾,講幾句話。
兩邊的老人,對小夫妻倆都很滿意。董母有一天對女兒誇獎說:“一平這孩子,實誠,你看,他爸媽在北京,可他硬就沒有怠慢我們,還是跟以前一樣啊!”
董曉燕回到家,就打電話將母親的話轉述給在外拍戲的丈夫,賈一平真誠地說:“我現在把孝心分成了兩份,分給兩邊的父母;愛,分成了三份,一份給老人,一份給你,一份給我們的澤澤!我覺得好充實啊!”
由於沒有後顧之憂,賈一平的事業風生水起,相繼主演了《兵鋒》、《經天緯地》和《遙遠的青春》等二十幾部熱播影視劇,迅速跨入一線紅星行列。
2011年4月,賈一平嚐試做導演,執導並主演了自己的電視劇處女作《幸福滿屋》。這是一部反映都市情感家庭倫理劇,由於有豐富的處理婚姻生活的經驗,他執導起來,得心應手。10月份播出後,好評如潮……
11月27日,賈一平接受了本刊采訪。他回憶了自己為人子、為人婿的心路曆程。他感慨說:“幸福其實是一種平衡。心裏始終保持著一種平衡,懂得感恩、知足,使自己心安理得,就會感到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