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情人間的幾何關係網絡生活是另一種人生,網戀更有別於傳統的戀愛模式。有人說成功的網戀是個很大的工程(一個上海人說的),我說它是一項大手筆的係統工程,特別是對於那些在婚姻和感情上在相遇之前處於遊離狀態的當事人雙方(有著不幸福的婚姻但由於現實原因而沒有離婚、或已經走過了一段失敗的婚姻,這裏不包括情感遊戲者)。看看它的每個階段,用另一視角“幾何關係”去感覺感覺吧。
線線關係:
兩個網人,最初邂逅於網上(不排除獵奇的心態),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也許由於新鮮感,或是比較談得來,他們互相吸引,僅僅通過互聯網這條通達世界各個角落的線路,連接上了他們的心靈之窗。
這一階段他們僅僅是相識而已,隻是線段物理連接,沒有實質的內涵,一切都那麼虛幻,但一切又都存在著,畢竟還是以現實之心態去感覺和衡量它。
在此朦朧期,縱有千言萬語、滿腔激情,也隻能等待時間的幫助,如果雙方感覺還可以的話。不過,這段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於二人感覺的進程,並無統一界定時段。感覺好的,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可越過這一步而進入角色期,平麵關係階段。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對方何許人也,姓氏名誰。
他們最初相遇在文字聊天室或語音聊天室,隻是通過文字和簡短的語言得到對方的有限信息,應該給對方留下了比較神秘的印象(這就是網絡並發症,未知的就是神秘的)。如果是在語音聊天室結識,女性的談吐不凡和聲音柔美、男性的磁性陽剛,更有可能加速雙方了解對方的強烈欲望,就有可能進入下一階段,平麵關係階段。
一維平麵關係:
與上一階段相比,這一階段二人的交流內容充實了一些,在物理連接的基礎上添加了情感互動化學催化,以電話與互聯網交替“會麵”、互傳伊妹兒為最大特點,形成虛幻與所謂真實相交融的情感平麵,也有了較豐滿的內涵。
男性總是先出擊者,耐不住那線線關係的慢節奏,一般是先索求對方電話號碼的。但對於有點“伸頭”者(多半是女性),是不會輕易給出的,尤其是對那些有些矜持的白領或粉領女性。並不是說她們是欲擒故縱,而是由於還有著試探對方的心態,既想該出手時就出手聊聊天也無所謂,可又考慮到在不了解對方之前就輕易展現自己實在不妥,或並無戀愛意圖,或不能肯定對方是否是自己的心儀對象,或擔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總之還是觀望再說,當然也不排除私人電話不能輕易外泄的顧慮。可一旦遇到那種“關鍵時刻”、欲罷又不能,隻好順水推舟,“生死一瞬間”交代出了私人電話號碼,無遮無攔地打在了OICQ上。這也好,既然號碼早晚要奉出,何不把握好機會,矜持過了頭,可就是虛偽了。既給了要給的,也得到了想得到的。得到了什麼呢?不排除sex以及情感升華。二人的心距無疑近了一大步,就此,情感宣泄在所難免。矜持,已失去了至少50%的角色地位。
有人說,愛情像水泥,性愛是鋼筋,和在一起澆混凝土。沒鋼筋,時間長了,來大水,一衝就垮。光有鋼筋,一點擋水的作用也沒有,還礙事。而網戀這種神奇的時尚戀愛方式,打著傳統戀愛所不可比擬的時間差,在相對較短時間內,濃縮情感甚至人生精華,既有水泥也有鋼筋。你說,在傳統戀愛模式裏,怎麼可能就這麼快進入狀態呢?除非兩人天天廝守在一起,什麼都不要做了。
這一階段雙方有了進一步的交流與了解。譬如對方的年齡、學識、職業、經濟水準、文化背景、家庭成員、個人愛好……較聰明者在這階段也能體察到對方的個性、修養、道德水準、為人處世等特點,當然也是在慢慢與自己相比,是否與對方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是否能與自己和睦相處,萬一將來有能真正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機會呢。不管它是夢也好、幻也罷,總之一切還都是零。
隨著情感的投入、曆練,默默間,兩顆原本毫不相幹的心走到一起,共同走過一段心路曆程,而且走的好遠,像奔馳在草原上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接下來的是什麼呢?就是盤算著見麵的計劃了。情到此處不由人呢!你也別看錢鍾書老先生說的:“雞蛋好吃就行了,何必要看下蛋的雞呢?”
這個計劃是不能小瞧的,別看它隻是“大手筆的係統工程”的一小部分。要有金錢做後盾,要有能力,要有天時地利人和,要策劃好從見麵到長相廝守的每一步甚至每個細節(有可能的話),不打無準備之仗麼(一般人不會考慮的這麼細。邊情感地愛著,邊理性地安排著,談何容易)!要盤算最恰當時機,瞞天過海,還不能帶“保鏢”,見上一麵,走出真實的第一步。
可要知道,邁出這勇敢的一步,是曆史的一步!對於個人來講、對於相隔萬水千山的當事人來說(中國太大,沒辦法。早知這樣,當初隻和同一城市的或距離更近點的聊天就好了,可現在什麼都來不及了,已經愛上了!誰又能提前知道僅僅是聊聊就魔術般的戀上了愛?),絕不亞於香港、澳門回歸那樣舉足輕重。為什麼呢?這還用問,明擺著,見麵之後必然要麵對分離,怎麼辦?激情過後是寂寞,有腦子的人都知道的。未見麵前,隻要通電話聽到對方的聲音,基本上還可以滿足心理,見了麵後,標準就會發生變化,滿足的閾值是會增高的。各就各位後,隻通過電話聽聲,恐怕是難解決雙方心理與生理的奢求了。
一切都尚處在紙上談兵,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不知道!但知道要見麵!洪水之勢!被愛的火焰燒烤著,昏了頭,不去考慮那麼多了!愛之深、情之切,不見上一麵,決不罷休。“不走出第一步,怎麼會知道第二步甚至第三步呢”(這是開頭的那個上海人說的)?
二維平麵交叉關係:
如果說一維平麵階段的主流是虛幻,以情感為主,那麼在此階段無疑介入了另一個有血有肉、真真實實的平麵,該平麵與上一個平麵成角度交叉著,雙方都在尋找著網上和電話裏的他(她)與真實的他(她)的切合點或線或麵,定位準確的話,點會很快轉化為麵(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我說虛虛實實才是真,是真正的生活,既有浪漫也不乏現實)。
終於下定決心、勇敢地做好一切準備,憑借愛的力量,跨過千山萬水(也有遠隔重洋),是“飛”也好、“量地球”也行,總之,見了麵!
見麵的場麵因人而異,但絕非台灣痞子蔡(蔡智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所描述的情形,書中的兩主角又品味過多少人生的滋味呢?那女主角“輕舞飛揚”學業未完就已不在了人世,男主角痞子蔡則還在象牙塔裏麵做著“水利論文”呢。不能不說,它代表的是容易躁動不安的一族。我不否認這本書的成功,但對於長於書中人物好幾歲的學姐學兄們,現實中的他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另外一種風景和味道了。真正的人生是從三十幾歲才開始的!
走下網絡能face to face者,網戀之路基本上也就走到了盡頭!夭折之勢盡在不言中,隻是時間的問題了。為什麼這麼殘忍呢?這絕不是我作者的問題,都是現實惹的禍。讀者,你說呢?多少“情斷OICQ”等等的故事呀,你難道沒聽過?這種結局的發生,誰又願意呢?可又在必然的情理之中,否則,我國的“婚姻變化率”一定會翻好幾番,也可能會給戶籍管理工作帶來不大不小的麻煩。走到盡頭的原因大致有二:見光死和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很小。
何謂見光死?就是見了麵後就沒下文了,也不會再有聯絡。因為是“美女”或偽君子,甚至更糟(同性等),或是還沒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網上“心心相印”的感覺已蕩然無存。結果有一方會受到傷害,或雙方都很失落。曾經付出的口水、淚水、睡眠、網費、長話費、路費、時光、精力、體力……都交了學費(世上有走過的冤枉路,但沒有白走的路,成長是惟一的希望)。
見光死不死,一部分還取決於個人內心成熟度和一維平麵關係時所建立的基礎。對方是怎樣的人心裏應該掌握個八九不離十,離想像中的他(她)出入應該不會太大(網上是可以互傳照片的)。即使出入較大,也應及時調整心態,看準主流的東西,畢竟內在的更重要。而二人曾經交流過的內容以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彼此了解的程度、個人文化修養、處理問題的技巧……都在見麵那一瞬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哎呀,這網戀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