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典型的山東大漢,為人豪爽而熱情,行事幹練。梁劍讀小學和初中期間是那個學校開展各類文藝宣傳活動最多的年代,梁劍不記得自己參加過多少場“毛主席思想文藝宣傳隊彙報演出”,還有深入到工廠車間、田間地頭對工人叔叔、農民伯伯的慰問演出。宣傳隊裏能人多,梁劍原本隻是表演集體舞蹈、三句半、對口詞什麼的,後來又跟人家學會了吹笛子、拉二胡。高中畢業時,成績不錯的梁劍本是準備和大家一起參加高考的,沒想到隨班上幾個男生報名參軍時居然一路順利,在高考前被部隊錄取了。梁劍毫不猶豫表示要參軍,家人無不支持。到了部隊,梁劍很活躍,思想進步,訓練是標兵,運動是健將,加上文藝有特長,所以很快就脫穎而出,一路提幹再提幹,到了營政委時,他為自己爭取到進軍校學習的機會。四年的軍校,他獲得本科文憑,畢業後直接提升為團政委,團政委多年之後,他響應部隊號召,選擇了轉業到地方。到地方的過程對於梁劍來說是部隊與地方的無縫對接。愛人和嶽父在江城疏通了所有渠道,梁劍直接就帶著部隊的那一套“通關文貼”到一個個相關部門填表蓋章換帖,然後就坐進了省直機關的人事處副處長的辦公室。梁劍的愛人冰淩是梁劍的戰友,兩人在部隊相識並結婚。婚禮前幾天梁劍才第一次拜見嶽父母,才知道嶽父是常常能在江城電視台上露臉的政界人物,而不僅僅是冰淩所說的“公務員”。梁劍家人普遍認為這樁婚姻顯然門不當戶不對,梁劍卻打心眼裏不以為然,理直氣壯地跟家人說部隊和地方是截然不同的兩套係統,他娶的是一個通訊連的女戰士,不是什麼常委的千金。冰淩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子,從小到大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哥哥弟弟比也是兩套係統,有胡蘿卜與大棒之別。一路捧著“胡蘿卜”長大的女兒,自己去當了兵,又自己挑選了一個當兵的丈夫,女兒不愛紅裝愛武裝,冰爸爸和冰媽媽也跟著女兒愛武裝,而且冰家人都十分欣賞梁劍不帶一絲奴性的、幹淨純粹的軍人氣質。冰媽媽看梁劍越看越喜歡,冰爸爸對冰淩的哥哥弟弟從來都一臉的威嚴,唯獨對梁劍,不光是慈愛有加,還特愛跟他一起下棋、聊天、講笑話,甚至喝酒。同女兒和梁劍在一起時,冰爸爸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笑口常開的普普通通的冰老伯。梁劍與冰淩的婚姻生活有著典型的部隊夫妻風格,兩個人是夫妻,也是同誌、戰友和朋友。他們之間有幾“要”幾“不”的約定,如夫妻間要做到無話不可談,要經常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話要直說,有問題要擺在桌麵上;不冷戰、不進行人身攻擊、不許提離婚等。無障礙的溝通讓他們的婚姻長期以來穩定而牢固,兒子的加入更讓這個三口之家從內核到外觀都如磐石般堅不可摧。冰淩早於梁劍幾年,在冰爸爸退居二線之前複員回到江城,進了一家大醫院負責工會工作。她用從部隊拿到的那筆可觀的補償費買了房子,把兒子轉學到江城讀書,母子二人安然等待梁劍轉業。轉業回來的梁劍,工作和生活都是如此的穩定和安逸。可兩年來,他的內心卻越來越不平靜。和當年在部隊的火熱生活相比,梁劍覺得自己現在就是在崗位上養老,每天開著公車準時上下班,八小時內除了開開這會那會,其餘時間基本上是喝茶、看報、逛網。起初,梁劍還借著部隊裏帶回來的激情想來些小變革,可很多努力都如子彈射入厚厚的防彈棉裏了。激情在一天天消失的時候,內心開始不安分的梁劍看到華中大學招收MBA信息時就對自己說:先去上上學吧!或許能尋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施月,七零後裏的長者,恢複全國高考的那一年進入小學。施月的媽媽是小學老師,爸爸是中學老師,他們家就住在中學校園內的教師家屬區。趕上的是開始重視教育的時代,又生長在教師家庭,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施月就是一路的讀書讀書再讀書,一路優秀著心無旁騖地做學生,直到22歲從南開畢業才算走出了象牙塔。走出象牙塔的施月直接走進派立公司。派立公司是美國獨資公司,雖然公司上千名員工基本上都是中國人,但主要管理人員來自美方,尤其是它的管理理念和體係都是美式風格,這裏的氛圍截然別於本土的其他公司。施月覺得自己的氣質和這家公司的氣質十分吻合。這裏崇尚職業素養,一個專業的職場人士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素質。哪怕是車間的工人,都深知精熟於與工序相關的操作是起碼的,職業操守是必須的,他的著裝、動作是規範的,他的車床是鋥亮的。車間工人做點私活,比如給誰家車個小台座或焊個小支架什麼的,這在相鄰的那幾家國企是習以為常的事,在這裏卻為大家所不齒,被譏笑為“毫無專業精神”。辦公室工作人員除了絕對熟悉自己崗位上的工作流程,還理所當然地接受會議必須是準時的;公司電話是不能私用的;個人生活中的情緒是不能帶到工作中來的;相關人員之間的溝通應該是高效的、低音量的;哪怕是準備跳槽,離開公司前一分鍾也是忠誠於公司的……派立完全開放的晉升機會也無私無償地給施月搭建著體現個人價值的平台。施月聰明而勤奮,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她從來不惜力,還善於動腦,她的高效率很快讓她成為上司的得力幫手。施月天生悟性高,短時間的工作實踐之後,她很快提煉和總結不少經驗,比如私下她總把自己放在上司的位置上,她覺得這樣可以對照出自己與上司的差距,更可以把工作想在前麵然後做在前麵。久而久之,施月能在適當的時候巧妙地提醒上司沒想到的問題了,而且由於想在前麵,準備得更為充分,當上司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施月總能全方位地給出分析,還能提出自己的建議,往往建議的解決辦法還不止一個。施月的做法讓上司大為受用,上司都希望屬下能解決問題,單帶著一串的問號來請示,隻能讓上司牙疼,而帶著深思熟慮的建議來讓他拍板,他就隻有欣慰了。而施月自己更欣慰,她認為幫助上司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是下屬的職責,她要讓自己專業一點,再專業一點。在施月不斷追求“更專業”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關係”、父母都是清貧教師的她,職位也在意外地不斷提升,六年內她由一個新分來的大學生被逐步提升到派立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成為公司中層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也是最年輕的一位經理。其實,對施月來說,從象牙塔走出進入派立公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走入社會。這是施月爸經常在提醒施月的話。施月爸認為施月成長的環境太單一,小時候讀的童話太多,現在又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在這樣一個人為的美式環境裏工作,一切都太順利,看待生活中一些問題都太理想化。施月個人倒不這樣認為。人並不需要親身經曆社會中的總總才能了解社會,且了解了社會並不意味著你得放棄那些理想化的想法,恰恰更得去追求那種理想的境界。再說,自己經曆的這些還不夠不順利嗎?有多少女人像我施月這般不順,三十出頭就麵臨家庭破裂淪為帶著孤兒的寡母?施月來讀MBA也不僅僅是為了工作上充電,她的內心仍需要解脫,她對未來也有更多的期待。柳葉,看起來是個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人。大學畢業直接分配到深圳市林業局,目前是個正科級。她讀MBA主觀上不是為了職位提升,也沒有自己創業的雄心。隻是在工作了十年之後,對工作,對周圍的一切出現審美疲勞,就是想重返校園,重溫一回學生夢。當然,也與她目前無牽無掛的狀態有關:柳葉和她的丈夫楊建新是立場堅定的丁克一族。柳葉和楊建新在一次跨校聯誼活動中認識。他們被隨機分到了一組。一群二十來歲的男女學生暢談對未來家庭生活的憧憬,楊建新說自己是獨身主義者,他不願受家庭的束縛,他要像一匹野馬自由馳騁。柳葉說自己將來要精心營造一個溫馨的二人世界,沒有任何人來打攪這個二人世界的寧靜,哪怕是孩子。就在柳葉描繪二人世界無限美好之時,楊建新就放棄了自己的獨身主義,希望自己能成為柳葉二人世界的男主人公。自己要獨身是不願有束縛,沒有孩子就沒有那道永遠掙不脫的束縛,柳葉的二人世界有愛的同時還強調彼此自由,柔性的關愛與牽掛當然不是束縛啦!聯誼活動結束後第一天,楊建新開始了第一次對女孩的追求,之前他一直是被追求或被暗示,後來女孩子都因他標榜獨身而終究離他而去。楊建新,這個一上大學就高舉獨身旗幟的人,畢業典禮結束不久就舉行了結婚典禮,新郎新娘分別成為各自大學裏應屆畢業生結婚第一人。婚後的生活,一切按柳葉的設計。房子是從雙方父母那裏貸款買的,與普通的新房有別,他們有一間布置得十分溫馨的主臥,還有一間同樣很舒適雅致的輔臥。輔臥是楊建新的,簡稱“楊屋”,主臥原則上是小兩口的新房,但平時是柳葉自己的小屋,隻有當兩個人都有相互依偎的需要時它才由“柳屋”變成“楊柳屋”。兩人進彼此的屋要敲門,他們有各自的電腦,各自的書櫃,各自的朋友圈。不過他們的財務是統一由柳葉管理的,楊建新每月將約定的大部分工資交給柳葉,生活中的各項開支和費用由柳葉負責。為了有共同的事情可做,他們加入了同一個環保組織,雙雙成為環保自願者。他們是夫妻,更像朋友和情人。他們一起看電影、旅遊、野餐、健身、自行車郊遊、打球……他們節假日還一起去看望雙方父母。楊建新有個哥哥,正常結婚生子,父母當然勸他學哥哥,隻是並不苦苦相逼,反正兩老已然含飴弄孫了,在小區還頗令其他老頭老太太羨慕。柳葉父母就這麼一個女兒,父母迫切希望柳葉走正常路線,可柳葉的性格從小就是這樣,我的事我做主。媽媽隻能責怪自己那時候給了柳葉太自由寬鬆的環境,還怪自己不該找那麼多童話書給她看,童話故事裏幾乎都是以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為結尾,根本不講公主和王子將來有了孩子是怎樣的生活。柳葉的父母隻好由她去了,隻是每次柳葉和楊建新回來,媽媽都不忘念叨誰誰家的寶寶有多可愛。有一次甚至“借”來鄰居家的一個正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寶寶讓柳葉他們逗了一天,柳葉當然知道小寶寶們可愛,但她始終認為現在這樣的生活正是她一直向往的二人世界,她隻能對那個原本可以成為他們倆孩子的小精靈說一聲抱歉了。秦大立,從開學的第一天就為自己賺來“秦段子”的別名,他的腦袋就如一個段子庫,隨時隨地都能信手拈來一個段子,讓人捧腹。據說他還有不少黃段子,偶爾有一群男生爆笑馬上又戛然而止,一般都是秦大立在抖他的黃段子。那天從食堂出來施月聽見秦大立捏著東北腔跟同行的幾個男生說“哎,你們知道啵?聽說**的小姐都學中國移動,改雙向收費了!”施月就在他們身後不遠,聽得清楚,趕緊慢下腳步假裝打電話,生怕被他們看見,彼此尷尬。不過,說段子隻是秦大立的眾多特長之一,他還善寫領導發言稿,尤其精通一般人學不來的“拿上”之術,能很輕易地穩穩拿住上麵的領導,成為領導心腹之人。秦大立大學學的是水電專業,理科生偏愛文史哲,大學四年博覽圖書館相關書籍。畢業後分配到水利電力總公司鍾山市分公司。秦大立一邊幹著技術員、工程師,一邊經常在公司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文辭華麗,觀點鮮明,立意高遠,終被領導看中,在一次公開招聘秘書的選拔中,工程師秦大立成功入選分公司總經理秘書。做了秘書的秦大立寫出來的發言稿常常讓領導拍案叫絕,他仿佛與生俱來的秘書才能更讓領導心中暗自讚歎。秦大立書沒白讀,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不乏深諳人世與官場的高明之士,他們的高深與精妙在各色文字中與有心人分享。秦大立揣摩多年,精通閱人之術,稍加接觸即知對方是哪一類人,對普通人他不屑於研究,對領導才肯花心思。他能準確把握領導之所喜所好所憎所惡,領導的弦外之音,領導的肢體語言,揚一下眉毛,撫一下下巴,更不用說一個眼神一個暗示了。他文章寫得深淺恰如其分,輕重恰到好處,他事也行得有分寸,話說得很得體。秦大立尤善在酒桌上陪領導招待領導的上級,他不動聲色的真誠,將領導想傳達的信息無障礙地傳達給領導的上級,每次效果神奇。總之,秦秘書永遠讓領導很受用,久而久之,領導已經習慣了大事小事都交給他去辦,不擔心他不盡力,不擔心他陽奉陰違,不擔心他掌握不好尺度,不擔心他濫用了自己的權力。要說這樣的秘書,做秘書做到頂尖級,領導斷是不願放手,豈不是要在秘書的崗位上下不來?非也,秦大立秘書做到第三年,公司領導要升遷到市裏去任職,不能帶了去,也不肯辱沒他去為他人秘,就誠心問他想去哪裏,仿佛魔瓶對漁夫說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秦大立直指辦公室主任,如願以償。辦公室主任一職很有特色,一方麵它本身有級別,有權力,另一方麵它主要還是為領導服務,這正好可以繼續發揮秦大立的特長,成為站在領導身邊而不是身後的人。但秦大立的誌向還不是隻做站在領導身邊的人。在順利成為新任領導的心腹之後,秦大立權衡再三,認為有必要與這位領導保持一些距離了,於是他決定到華中大學讀一個半脫產的MBA,工作需要,自身也需要。知識本身的確無所謂,碩士文憑將來用得著。但這個當然不用明說,所以秦大立在開班時的自我介紹上就把其實也不用說的交朋友放在第一位了。溫之凱,是省電力集團公司下屬某處級單位一把手,26歲就提副處,28歲提正處,在集團公司下屬若幹處級單位擔任過一把手,做處長十來年,起初還一心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再往上走一步到副局級,後來覺得副局座N年才有一個名額且覬覦者眾,尤其是發現在下麵處級單位握有實權實在讓人心曠神怡,其後就收起心來安享處長之年。溫之凱最大的優點是適度,在副局座位之爭中他知難而退,泰然做他那一年比一年更加資深的處長;他也不太貪財,隻拿該拿和可拿的,十幾年下來積蓄和資產都可數,兒子若願意,一輩子不幹活可維持小康生活水準;溫之凱也不貪色,自己打理過和正在打理的單位裏秀色可餐且唾手可得者不鮮,可溫之凱一向視女人如男人,贏君子美名。隻不過在關心自己的家庭之餘,溫之凱還關注著遠在千裏之外的初戀女友,她而立已久幾及不惑,可至今未嫁。溫之凱自認有責,偶爾會電話關心她的飲食起居,每年還會親自北上探望一至兩回,初戀女友一日不嫁,溫之凱對她的關注一日不絕。溫之凱來上學,動機很簡單,給自己休一段特殊假期,順便拿個文憑作為收藏。溫之凱的文憑也隻能拿來收藏,別說碩士,即便是博士文憑對他的仕途都不具備任何影響力,他的本科文憑,對一個處長足矣,真要提他當副局長甚至局長,那必定是其它N個條件都成熟了,本科文憑絲毫不減其分,碩士博士文憑也絲毫不增其分,況且溫處長已無意變“溫局長”。可這特殊休假,溫之凱還是很看重的,當國企處長這麼多年,整日浸染在說不出有多大意義的事務之中,聽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