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邊陲小鎮
黎明前的黑暗,仿似一隻不知疲倦的夜魔,籠罩著荒涼破敗的榆林鎮。
即使在如此黑暗的環境下,滿是殘垣斷壁的榆林鎮,看上去也是一片由於處處蒙著灰塵,而造成的灰暗色彩。
榆林鎮地處邊陲,仿似已注定了它悲涼的命運。
一陣清爽的涼風吹過小鎮的長街,使得一塊破舊的木製招牌,在涼風中不斷的搖晃,發出了‘嗞嗞呀呀’的響聲,這塊早已破舊不堪的招牌,仿似隨時會墜落到地上一般,陳舊的招牌上,依稀還可以分辨得出‘百年老店’四個大字。
這間老店究竟存在了多少年,已是沒有人知道,因為這個小鎮就已經荒廢了近百年。
燕趙兩國連續幾百年的戰火,早已經燃遍了兩國的邊境。
處在兩國邊境末端的這個小鎮,也未能幸免於難,這個小鎮的另一麵,緊挨著無邊無際的蠻荒。
蠻荒中到處都是深山絕壑,夜幕下看上去更顯得陰森而幽遠,黑暗中的山巒裏,仿佛處處都隱藏著莫名的危機。
樂山此時正斜倚在這間老店一道瀕臨坍塌的牆壁上,睜著黑白分明的眸子,眼中一片淡然的望著蠻荒中的遠山。
沒有人知道蠻荒到底給他帶來了多少的悲痛,多少的快樂,也沒有人能計算的清,到底要多少的悲痛和快樂,才能換來這十四歲少年眼裏的一片淡然。
樂山常常獨自享受這一份寧靜,享受這一份隻屬於他自己的悠然。
但他的生活,也和他的夥伴們一樣,大多在艱辛和饑餓中度過,當然,他和他的夥伴們也有著食物無憂的快樂時光,而這種時光,正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耗盡。
因為在這一次聚餐之後,他們的食物存量已經不多了,甚至已經少到不足以讓他們七個,再吃一頓的數量,沒有食物,這些孩子隻能選擇再次進入蠻荒。
樂山在吃飯時,一向是這群孩子裏最快的,所以他才可以在夥伴們還沒有吃完飯之前,獨自出來享受這一份清閑的時光。
在樂山剛到這裏時,戰爭在這裏留下的孤兒還有十個,那時,還有能夠照顧這些孤兒生活的兩個老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包括兩位老人在內的五條生命,都被無情的蠻荒吞噬了。
蠻荒並不會因為他們隻是孩子和老人,在殘酷上為他們減去一分一毫,反而顯得更加的肆無忌憚,但在孩子們的眼裏,蠻荒既是無情的代名詞,也是他們快樂的源泉,因為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代,隻有蠻荒才會提供給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
在戰爭的屠戮下,這個鎮上稍有能力離開這裏的原住民,都陸續離開了這裏,樂山卻是被他的父親帶到這裏來的。
樂山的母親早逝,父親在樂山很小的時候,就一邊忙著生活,一邊開始教他識字,凡是樂山看中了的書籍,樂山的父親都會毫不猶豫的為他買下來,這些珍貴的書本直到一年以前,還在伴隨著樂山,但隨著一次大軍的路過,破敗的小鎮又被重新洗劫了一遍,這其中就包括了樂山僅有的書籍。
對於這個小鎮來說,戰時的軍隊,有時還不如靠打劫為生的土匪,雖然這兩者都是什麼都搶,但土匪大都不識字,而軍隊中卻有識字的士兵,所以,土匪不搶的東西,有時反而會被軍隊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