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團與智囊團之間的宣戰絕非普通意義上的宣戰,他們之間的戰爭沒有炮火硝煙,而是一場看不見摸不著的博弈。
這種博弈圍繞的中心點是一個擁有最大資源儲備的對象,也就是猶太財團。華人智囊與猶太財團一直處於親密的合作關係,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智囊。
但是這種局麵不是不可能被打破,因為資源在誰手裏握著,誰就擁有話語權。也就是說猶太財團擁有話語權,他們可以選擇華人智囊,也可以選擇大和智囊。
這就好比零售商和兩家供貨商的關係一樣,隻有一家零售商,卻同時擁有兩家或者更多家的供貨商,那麼話語權肯定掌握在零售商的手裏,因為他們有更多的選擇。在這種選擇權下,供貨商之間會產生一係列的明爭暗鬥。
這種戰鬥也許是他們自身的競爭產生的,也許是零售商推波助瀾,為了自己更大的利益。
眼下猶太財團、華人智囊、大和智囊基本上處於這種關係。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比零售商、供貨商的關係複雜多了。
猶太財團與華人智囊是親密的合作關係,他們提供資源,華人智囊提供智慧、創造,幾乎所有的外部關係都由華人智囊來完成,包括高新技術產品;第二,華人智囊掌控猶太財團分部在全球的戰略構造,他們完全可以對猶太財團進行牽製;第三,猶太財團與華人智囊的合作關係是互不幹預,互不影響。
這三點就注定兩者之間即便發生一些什麼都不會痛快的說分手,因為他們彼此牽製,彼此平衡製約。若猶太財團失去華人智囊,所有的外部體係都必須重新建立;反之,若華人智囊失去猶太財團,所有的工作環節都會停止下來。
一個需要有人打理一切,一個需要有人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雙方誰都需要彼此。
這是最公平的合作,唯有製約的合作才能長存。這一點跟辦公室文化有些相似,相互製約,相互掣肘,矛盾每天都在發生,卻又在矛盾中不停的朝前友好行進。
加入日本想要把華人智囊取而代之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創造出猶太財團需要的外部環境。如果他們能夠創造出來,接下來就要麵臨第二個問題:接手華人智囊未進行完的研究。
想要達到這兩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創造出來的外部環境格局很小,其次就是是否能夠完成接手華人智囊的研究。
但是他們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聽話。
想把華人智囊取而代之,大和智囊當然要聽話。
而大和智囊就是從聽話這一點入手,要從這方麵上把華人智囊徹底幹敗。
具體的戰略顏烽火不知道,他也沒有那個權限知道。現在的他是一個雇傭兵,被大和智囊雇傭的雇傭兵。
研究所裏,雇傭的士兵有單獨的活動空間。除了單獨活動空間外,不允許進入任何一個位置。當然了,他們無法進入任何一間研究室。所有的門都安裝指紋鎖、虹膜鎖,隻有研究室的主人才能進去,或者攜帶別人進去。
健身房裏,顏烽火麵對四五個日本自衛隊士兵仇視的目光,麵色平靜的在跑步機上跑步。
他來到這裏僅僅一天時間不到,但所有的日本士兵都想先殺他而後快。因為顏烽火殺掉了他們兩個兄弟,如果不是命令與紀律所在的話,怕是他們在第一時間就向顏烽火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