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燧人氏(1 / 2)

經過幾天跋涉,燧人氏帶著高科技回到了自己部落避寒的山間草甸。

在過去的五年裏,受雪災影響,燧人氏部落漸漸衰落,經濟發展嚴重滑坡,人口數量幾乎折半,人民體質明顯下滑,總體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啊。大冰川時代之前,人們以堅果為主食,頓頓有肉,冰期一到,肉就別說了,堅果的供應都得按糧票供應啊。

燧人氏一回來,群情高漲,就差大呼“萬歲”了。

部落裏的老者該死的都死了,年輕人也大都骨瘦如柴,看見燧人氏高大健美的模樣,就知道這小子在外麵混得差不到哪裏去。

有人趕緊詢問炮犧的下落,更多的人則急於討要火種。先整點火出來暖暖身子嘛。

燧人氏抖抖紅毛獸皮上的雪,說:“這地方還真他媽的冷。”然後盤膝坐下,說,“火種沒找到,但我帶來了造火術。”

眾人看他拿出兩塊黑乎乎的爛木頭,當然萬分失望。可是當燧人氏當眾用兩塊木頭鑽出火來之後,那幫“光屁股猴”都驚得目瞪口呆,跪下就拜,剛才沒喊出“萬歲”,現在則覺得“萬歲”不足以稱頌燧人氏的偉大了。能用兩塊破木頭憑空變出火來,這是人幹的事嗎?那隻有神才能做到啊。

燧人氏理所當然成了部落首領。

上古時代沒有專業的政治家,都是科學家兼任。直到蕘舜時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科技的依賴下降,開始以“人氣”選拔官員,重用德高望重之人。從夏朝建立,那就都是專業政治玩家的曆史了。

燧人氏做了部落首領之後,大力普及和提高鑽火技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若木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鑽火各異木,曰改火更火”。

不僅如此,他還設立了一整套管理火的製度。全國最高管火機構是“總火塘”,總火塘由“火塘管理委員會”看護,“火塘管理委員會”下設專門的“造火用火科研小組”。此外,還有一個位高權重的職位叫做“司爟”,該官員除了守護火種之外,還負責審批各單位的用火請求。

燧人氏出去一趟,怎麼說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了,管理個小部落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他一上台就勵精圖治,銳意改革,號召人們解放思想,不要固守山間草甸,一定要樹立全球觀念,“走出去”是個大趨勢。

他為何要走出去?首先是因為想念老婆嘍。

做了部落首領,再加上人長得帥,女朋友肯定不會少,但是人都有念舊心理啊,何況那還是他的初戀啊。他開始日日夜夜想念在遂明國度過的美好生活,開始懷念那個野蠻大膽的弇茲少女。

終於,他帶領部落民眾順著古昆侖山山脈向下移動,逐漸來到了弇茲氏部落居住的崦嵫之山。

大隊人馬一去,弇茲氏部落一陣騷動。這騷動不是抵觸情緒,而是熱烈地歡迎。那個時代土地廣闊,人口稀少,人們還沒有爭奪領土的觀念。弇茲氏部落是個女性居多的部落,燧人氏部落經過一次大冰凍之後,弱女子凍死一大批,剩下的也都凍焉了,一個個歪瓜裂棗。這樣,兩個部落一個陰盛陽衰,一個陽盛陰衰,基於彼此需要,大家正好搞搞合作。

雙方以默認方式達成不成文條約,燧人氏部落不走了,留下來拯救弇茲部落的老少婦女。

兩個部落成了鄰居,一在合水之南,一在合水之北,合水不是分界線,而是兩個部落全體成員日日交流的重要娛樂場所。

不過有一點比較遺憾,就是燧人氏沒有找到當初那位弇茲少女,哪兒去了呢?誰也不知道。當時的人沒名字,弇茲部落的成員也不知他打聽的是誰家女子。想聯係也聯係不上,沒手機啊。寫信也不行,當時大部分山川土地都還沒有命名,地址不詳,更要命的是,全國上下都是文盲,找人代筆都難。

這可咋辦?最苦是相思啊!終於有一天,他順著合水一路東下,過石門,來到了闊別數年的遂明國。

遂明國溫暖依舊,百鳥群集。

跟當年的弇茲少女一樣,他遊到遂明國的時候已經是半夜,夢幻般的亮白讓他隱約嗅到了月光的芳香。這種不分四時晝夜的環境使他的記憶像蛇一樣在身體裏恣意遊走。

他歡呼一聲,跳上岸,在芭蕉樹下恣意地跳躍穿梭,驚起飛鳥無數。

轉過一個彎,穿過一篇林,前麵又是合水。

剛從芭蕉葉裏鑽出來,他就聽見一陣格格的笑聲。他立即認出來了,是當年那個少女。

可少女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另一個是男人。

兩人正在合水之中撩撥挑逗呢,你摸摸我,我親親你,好不膩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