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情竇初開(1 / 3)

二0一二年深秋的一天,上海市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一名男青年表情冷漠,眉頭微鎖。旁邊一個女人略顯憔悴,她的腹部微微隆起,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有孕在身。”根據我們的工作流程,離婚要先進行調解,“一名工作人員邊看手裏的《離婚協議書》邊說。“不用調解了。”男子不耐煩地打斷道。“哎,你這人怎麼這個態度?!”工作人員有點生氣,轉而對那個女人說,“你應該是懷孕了吧?根據法律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男方不得起訴離婚。你可以不同意離婚。”“謝謝您的好意。請您蓋章吧。”那個女人略微尷尬地說。工作人員見勢也不再多說,製好兩張離婚證,擺在了二人麵前。

從民政局出來,兩人也沒有說一句話,各自朝自己的方向走去。

秋意越來越濃了。一陣涼風穿過街道和人群,兀自狂歡著,夾雜著枯黃的梧桐葉子,胡亂地在空中舞著,最終還是沉寂下來,滿滿鋪了一地,踩在腳下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訴說……

十年前。福建龍岩。

永定土樓是出了名的建築景觀,人們把房子修成圓形,一層一層疊加,所有人住在這個圓柱形的建築裏麵,中間留出天井來。據說這樣設計的最初意圖是抵禦外來入侵,世代以來,久居在這裏的人們也形成了防衛和內斂的秉性。就在這棟普通土樓的其中一間裏,十六歲的張小雲正在收拾行李,明天她就要到廈門去讀高中了,她考上了廈門的重點高中——雙十中學。

這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就像土樓在當地人眼中一樣普通。她長相一般,絕不是一眼就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但還算五官端正,麵目清秀,薄薄的嘴唇似在表達一種倔強和堅貞。她紮著短短的馬尾,但盛夏的熱氣還是讓她冒汗,她不時用手背擦著,頭頂的吊扇拚了命地轉著。

此刻在不遠也不近的另一個家中——福建莆田的孫誌鵬家,奶奶正搖著蒲扇,父母都出去勞作了,孫誌鵬兩腳稀泥剛從田裏回來,他從屋角找出一個提袋,把一些書整齊地放了進去,那都是一些常用工具書,還有就是他心愛的科普類書籍。他也在為明天的開學做準備。這個男孩長得清瘦,戴著眼鏡,鼻梁很高。也許是家境原因,他眼睛裏流露出卑微的情緒,但由於學習拔尖,又夾雜著一種清高的神氣。

她開朗大方,他沉默內向。這是兩人最不相似的地方。奇怪的是,在兩人後來的戀愛關係中,占支配地位的卻是孫誌鵬,這一點很具有戲劇性。

二00一年九月,廈門雙十中學。開學的熱鬧場麵。很多家長陪同子女,背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穿梭在校園中。有的在交納學費,有的在尋找寢室,有的在公告欄“班級安排表”中尋找自己的名字——張小雲和母親也在其列。她今天穿著一件平時舍不得穿的淺綠色連衣裙,雖然有些舊了但質地良好,頭發高高的紮著,感覺很清爽。“在這兒!媽,你看。”她指著叫了起來。她被排在高一(93)班,名字列第三。她下意識地看了一下列在第一的名字:孫誌鵬。

而此刻,孫誌鵬正站在離她不遠處,他提著昨天那個袋子,扯著脖子搜尋著……

張小雲母女離開公告欄去尋找宿舍,她們行走在窄窄的綠**上,兩旁的鳳凰花紅豔豔地簇擁在一起,撐起頭頂上的天。這時後麵響起一陣清脆的單車鈴聲,張小雲扭頭一看,幾個騎車的男同學高聲談笑著開過來。她趕緊拽著母親閃到一邊,差點就被其中一輛掛到。她看了那個男生一眼,正好那男生也回過頭來望她,她帶著責備的目光,而他,帶著爽朗的笑。

高一(93)班教室。新生們隨意地坐著,有些熟識的同學在聊天,黑板上寫著“歡迎新同學”。班主任進來了,她說:“歡迎各位新同學。我們九十三班共有五十一名同學,名單表在每個桌麵上都有,大家每人拿一張,學號是按中考成績編排的,大家自行查看。以後大家就是朝夕相處的同窗了,現在可以互相認識、交流一下。”見大家不太活躍,她接著說,“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班前三名同學吧。一號是來自莆田的孫誌鵬同學。”她示意孫站起來,孫靦腆地起立笑了一下。“二號是來自廈門的陳曦同學,三號是來自永定的張小雲同學……”那幾個騎單車的男生也坐在後排,一男問另一男:“你多少號?我四十九。”“四十二,比你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