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淺說尷尬慰男人(9)(3 / 3)

第二步,夫婦雙方認同方式的改變,結果是增進了關係,甚至在那個眼中最初隻是為了保持和平而服從對方的一方也得到了進步。如果第二步並沒有緊隨第一步而至,那個屈服的一方就會後悔他為了使關係繼續下去而不斷的使自己退縮,並且,這個不明說出的遺憾在第一次爭吵完以後還繼續存在,並且早就根植到第二次吵架中。當然,如果他們想要使感情加深的話,就必須進行公開討論,並且如果雙方能夠公開承認自己從對方那兒學到了不少東西那就更好了。

□A型血的人未必優秀

以血型來測試人的性情或智商,在這個社會已並不罕見。但是,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其實未必然。

下邊便是個實例。

一次,與某公司的人事部部長交談時,聽到一句令我們吃驚的話。“作為新人錄用的審核項目之一,本公司把血型因素也考慮在內。”雖然這種做法並非意味著在錄用的第一階段就以血型來篩選人,但是,當同等水平的幾個人在進行競爭時,他們會優先考慮A型血和AB型血的人。“這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因為其他地區也有相當重視血型的公司。”

可能是這位人事部長對我們的驚訝狀感到意外,於是他向前探了探身又補充一句。我們也知道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關於血型的優劣方麵的種種說法。如果隻是對單純的性格類型及性格的相生相克來加以議論的話,人們或許隻把這當成笑話聽過之後就忘了。不過,最近類似的報道也並不少見,比方說,“隻把特殊血型的人集中到一起,創立了一個研究所或製定計劃”等等。

我們不讚成這種報道,因為我們從來不願意以血型來判斷人的性格及命運。而且當我們聽說有的公司在人事任用上也參考人的血型,不禁啞口無言。根據血型論將人類加以區別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

最近據有關報道所說,奧姆真理教的教主具有與之同樣的傾向,他們都認為A型血是最優秀的血型,因而重用A型血的人。不僅是希特勒,在歐洲的一部分地區,從古時候起,就有一種以A型血為優秀血型的習慣。作為一個曆史事實,日耳曼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A型血人的出生率較高。從而他們十分尊重A型血的人,這就等於是宣稱了本民族的優秀地位。

我們還可以發現這種樸素的迷信思想也存在於其他民族的傳說之中。神靈為了創造人類,首先在大鍋裏烤麵包,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各個民族的傳說中,其具體內容有所不同。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黑種人解釋道:將麵包用火烤得黑乎乎的人才是好人。而黃種人當然認為:白色的不熟,黑色的過火,烤成金黃色的才是最好的。可以認為關於血型的話題也是與此相類似的,在東方,不僅是奧姆真理教的教主,還有許多人宣揚A型血較O型血優秀。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加以說明。

調查一下活躍在各個領域中的人們的情況可知,A型血人占有著多數。日本人中有40%的人接受了遺傳的A型血,更準確地說是38.1%,與此相對,O型血僅占30.7%,所以A型血受到吹捧也是不足為奇的。至於其他血型的結構比例分別是:B型占21.8%,AB型占9.4%。關於血型的說法多如牛毛,例如:B型血之中性格偏執的人較多,AB型血之中天才輩出。我雖然了解一些這方麵的知識,但是認為這一切都隻是一種假說。特別是在對人的認識方麵,由於單純的一般化思維而導致忽略特殊情況,往往會成為產生致命錯誤的原因。在我曾經任職的單位裏,彙集了許多B型血的前輩,這有些讓人覺得奇妙。在大約20人之中有8個人(40%)是B型血,這個比重已超過了B型血的日本人的平均比例。在我入公司工作不長時間,其他部門的資深職員曾經告訴我說:“你們部裏B型血的人那麼多,在那裏工作真不容易呀,你很苦惱吧。”有一段時間我感到很有壓力,時常注意著周圍的同事,而且立刻便感到了一種危機。作為B型血的人的一個特征,在我們的部門裏具有某些不良傾向的人僅有兩人,而豪放、大方、正派的人占有多數。

這樣說來,或許會有人反對:“有些情況下,如果總體人數較少,那麼就會出現B型血占有多數的結果。”但是隻要這種例外不是真正的例外情況,即概率尚未達到總人數的5%,那麼我們應該認為,準確率高的一般性知識,反而會導致毫無意義的偏見。希特勒是A型血。關於A型血的人是否真的優秀,這一點姑且不論,而聲言A型血的人是優秀血型的人,其大多數是因為他們自己就是A型血。相反,在觀察人的能力時,也有一種傾向是想要排除某種預測。在錄用新畢業生時,現在流行的是不以畢業的學校好壞為判斷的依據。由於重視畢業學校好壞的風潮仍然占有著優勢地位,因此外界關於這種情況的報道還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