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父親突然想起了爺爺留下的那本《盜墓史書》,好在臨出行的時候將這本書帶了出來,要不然遇到著急的事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父親將書翻開,而我們四人一起看著,書中講的很詳細,而且很有竅門,這些東西胖子和瘦子以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現在,胖子和瘦子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心,他們堅信這次一定會盜成功的。
我們四人的盜墓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父親按照書中所講的內容終於『摸』到了地方。
下一步就是探墓,在探墓時,可以先用探條去探,根據手上的感覺去“感覺”是不是有墓,待確定以後就下鏟。
比如:一鏟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後看深度和鏟子上帶出來的東西,深度也是個標誌,帶出來的東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這都是特點,然後,用泥鏟把墓的形狀“方”出來,就是定坐標。左邊打一個,打了十米沒有打到,那就是“過了”,再回頭往右邊一點繼續打,以此類推,一個個的點連起來,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狀了。然後根據墓的形狀、深度、坑灰、木質(或石質、磚質),這些特點結合起來推測出墓的年代、墓門的位置等等。
探好位置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厲害的盜墓者一個十幾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夠做到地麵上沒有土!
令人費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圍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圍幾百米、幾裏地也看不到有土堆。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麵的,而且洞口那麼小,幹活的時候還要封起來,誰也看不到,這樣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胖子在外麵放風,我和父親、瘦子三人便下墓穴,當我們走到底的時候,四周就是一個小墓室,此時,我突然想起了一部盜墓小說,隻要將蠟燭點上,蠟燭不滅,墓室裏一切都是安全的,雖然是小說,但感覺還是有一些科學依據。
我便效仿小說中的做法點燃了一根蠟燭,整個墓室全都亮了起來,四周的光線很暗,我們三人的影像全都投到了墓牆上。
父親指著靠在前方的那個棺木說:“走,咱們過去看看吧。”
我們迅速地走到了那個棺木跟前,而我則小心翼翼的拿著蠟燭,生怕蠟燭滅了會發生什麼變故,當瘦子走到那個棺木跟前的時候,他迅速地拿出撬鏟準備撬開棺木蓋。
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在棺木的上麵落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而且棺蓋蓋的很緊,於是,我和父親前來幫忙,我們全都拿出鏟子,緊接著我們走到棺木的兩旁分別撬起。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棺木蓋在嘎吱嘎吱的響,我知道棺木蓋現在已經鬆動了,於是,我們全都加大了一把力,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棺材蓋終於被我們撬開了。
我們全都低下頭朝著棺木中望去,結果都大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