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楚天秋隻所以往西尋去,是他主動提議的,因他懷疑那妖人是魔教的人,他若真擄走了小蝶,必會先返回魔宮。
楚天秋雖知魔宮無疑是虎潭虎穴,戒備森嚴,但救人心切,也無暇多顧。再者魔宮又乃舊之地,曾闖過多次,輕車熟路,藝高膽大,也未放在心上。
楚天秋駕遁光往西尋去,飛行神速,瞬間千裏。一麵飛行,一麵四下留意那妖人的影蹤,恐追過了頭,將其錯過。
間關萬裏,山河在腳下如閃電般往後倒去。楚天秋剛離帝王穀,腳下還是青山綠水,景色幽絕。待他漸漸飛離中原,腳下綠色漸少,越往前飛越是荒涼。再飛一會兒,便進入昆侖山脈上空,下麵已是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楚天秋臨近魔宮,仍未發現那妖人的蹤影,心裏越發沉重,咐道:“那妖人說不定此時已然返回魔宮了,為救小蝶妹妹,說不得隻有再闖魔宮了。”恐給魔教發覺,離魔宮尚有二三百裏,便將身形隱起,又斂去遁聲,悄無聲息地往魔宮飛去。
魔教雖經數年前楚天秋一幹正教之士的連番拚闖,受到重創,元氣大傷,但魔教畢竟根深蒂固,經這幾年來的休養生息,已顯複蘇之象。
楚天秋深知魔教的厲害,雖藝高膽大,仍不敢太過輕率,小心翼翼地往前飛去。離魔宮還有百十餘裏,就見魔宮方向的上空妖氛彌漫,直衝霄漢。妖氛中還夾雜著雷火妖光,忽隱忽現,看情景顯然似是在鬥法。
楚天秋見此情景頗覺意外,遂放慢了飛行速度。漸漸飛近,看得越發清楚,隻見雪峰絕頂上的魔宮盡給妖氛邪霧所籠罩,其中雷光遁影隱約可見,顯見鬥法雙方都是妖邪一流。
楚天秋越發的奇怪,暗咐:“莫不是魔教內訌,自己人打了起來了?”可是看情形又不像,雙方鬥得激烈異常,難解難分。
楚天秋不便再前飛,隻得隱身一旁,仔細觀察。此時的他已然練成了神目,不僅可夜裏視物,另可透視雲霧。
那妖霧雖然濃密,但他仍如看得清清楚楚。隻見另一方俱都是些生麵孔,有男有女,有僧有俗,且都猙獰可憎,凶惡無比。
這一夥人個個邪法高強,且又人數眾多,而魔教一方,除了魔教主外,其中就有雙妖和四魔八鬼中僅存的沈香亭、青頭鬼,也都是傾盡全力抵抗,雙方鬥了個旗鼓相當。
楚天秋看了一會兒,也看不出這夥妖人的身份來曆,越發的驚奇。雙方都是拚盡全力,卻唯獨不見兩主首腦人物,楚天秋心想:“我此來隻為尋那擄走小蝶的妖人,不料卻碰上妖魔大戰。不管那一夥妖人是何來路,雙方拚個你死我活,倒也是好事一樁。”
又仔細尋看了一遍,沒見到自己要找的那個妖人,心裏一動,又想道:“擄走小蝶妹妹的那個妖人若是魔教的人,定會回返魔宮,自然免不了這場大戰,可是並未看到那人,想必不是魔教的人,當是無極門的人了。”
越想越覺有理,因關心小蝶安危,本想馬上另往他處去尋那妖人,任是兩方鬥個你活我死,也不想理會,忽轉念又想:“那夥妖人顯是來曆不凡,定是知道魔教主前往帝王穀,看準魔宮空虛,故才來挑戰。可是魔教主已然回來很長時間,卻為何沒看到他人呢?”好奇心一起,便想深入魔宮探看一番。
想到便做,楚天秋依然隱身飛往魔宮。此時因雙方惡鬥,那魔宮四外俱給妖氛邪霧所亂罩,楚天秋雖然隱身遁入魔宮,雙方妖人雖沒看見,卻都有察覺,隻因激鬥正酣,誰也未曾多想罷了。
對於魔宮裏楚天秋早就輕車熟路了,穿過妖霧,徑直落到了大殿前。魔宮裏因外敵入侵,激鬥正烈,楚天秋入到魔宮,竟如入無人之境,毫無阻滯。
到了大殿前,卻見殿裏兩道人影,各展神通,鬥得難解難分。
楚天秋定睛看去,看出那兩人一個正是魔教主,所使正是帝王神斧,忽大忽小,變化多端;另一個頭亂如蓬,鳩衣百結,所用法寶卻是一根淡黃色的竹杆,飛在空中,矯矢如龍,神妙莫測。再細一看,認出竟是曾經深山夜遇,並傳授自己“天雷針”的怪叫化。
自那次相遇,楚天秋對怪叫化甚有好感,隻可惜一別數年,再未相遇,此時在魔宮相見,不由得大喜過望,心想:“這前輩雖然怪異,但畢竟對我有授針之恩,此時他與魔教主對敵,我自然得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