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青笑道:“不會的!”隨即又問道:“卻不知這陳大俠都有些什麼親人?”
女船家忙回道:“這陳大俠雖然為人正直,仁善好義,但人丁卻不興旺,夫妻膝下隻有一獨子,並聽說十年前便往仙山隨仙人學藝去了。”嘴裏又是一陣嘖嘖稱奇。
四人聽完,相視一笑,均想:“當無差錯了,陳良便是這陳繼風的獨子了。”隨即又想:“陳良真個守口如瓶,家世竟未向我們說過一句。”
說話間,船已劃過西山島,回道望去,隻見島南一側燈火輝煌,顯出一片偌大的宅院,四人情知那當是陳家了。
當夜風輕波澄,小船從湖麵劃過,又輕又疾,直如飛絮一般。
船忽折而向東,又劃出十餘裏水路,忽見前麵又現出一座大島,秀木成林,雜花遍地,相隔雖遠,仍可嗅到陣陣幽香。
唐羽指著前麵那島問船家道:“這島又叫甚名?竟也這般秀美。”
那男船兀自生著氣,聽唐羽問話也不回答,女家船見狀忙笑回道:“此島便是‘東山島’了!島上住著的便是太湖雙俠之一的楚元楚大俠了。”
唐羽又問道:“這楚元楚大俠既與陳繼風陳大俠齊名,合稱太湖雙俠,當與陳大俠一般也是正直仁善,好俠仗義的了?”因他聽說島上住著的是太湖雙俠之一,且又是姓楚,忽想起陳良曾說婚配的女方便是姓楚,故才有此一問。
女船家道:“當然了!這楚大俠人也極正直,不僅與陳大俠合稱太湖雙俠,且兩人還是結拜兄弟,更是親如一家。”隨即又道:“說來也怪,楚大俠家丁也不是很興旺,生來隻有一女,名叫楚玉娘,今年當有十八九了。這陳楚兩家因見都是獨生,又是一男一女,故自小兩家便訂下了娃娃親,就隻待兩家兒子長大,便給完婚呢。誰知陳家兒郎陳良小時便往仙山學藝,這一去再無音訊,要不然兩家早就親上加親,成了親家了。”隨後又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大堆的話。
這女船家甚是好說,滔滔地說個不絕,四人恰又想問未曾出口的,也都給她說了出來。
四人聽完,會心一笑,俱想:“果然是了!”
船正往前劃,眼看正要繞島而過,四人忽聽空中傳來一聲輕微異響,顯是飛遁之聲,若非四人功力深厚,絕聽不到。
四人抬頭循聲看去,恰見一道半紅半白的遁光從頭頂高空一掠而過,疾如流星飛馳般,徑向東山島上投去。
那船家夫婦隻顧掌舵搖擼,那遁光飛過竟未看到。
四人見那遁光雜而不純,邪而不正,顯然那人隻會一些粗淺的妖法邪術,便是這飛遁術也隻是剛剛入門而已。
四人見那遁光竟落向東山島,想到島上住著的便是太湖雙俠之一的楚元楚大俠,又恐那人深夜到此,恐對楚家不利,心裏都是一緊,相互看了一眼,彼此會意,當下楚天秋向那船家夫婦說道:“請船家靠岸,我們想到島上走走。”
女船家道:“這東山島景色甚美,隻是在夜裏看不真切,若四位客官想逛島,不如明天白日裏我再載你們來可好?”
楚天秋搖頭道:“月夜遊島豈不更有一番情致?還請大嫂將船靠岸罷!”
女船家無話可說,隻得指揮丈夫向島岸劃去。不一會兒,船兒在島邊一處淺灘靠岸,四人躍上岸,楚天秋又對船家夫婦說道:“你們且在這裏等著,我們用不了多長工夫,當去去就回。”
四人恐引起船家夫婦的疑心,故再甚也未說,上岸而去。那船家夫婦果然依言,將船停好,在岸邊靜等四人回歸。
楚蘇葉唐四人順著岸邊走了一段路,隻到看不到那艘小船,這才折身向著遁光飛落的方向尋去。
此時雖已入冬,但長江以南氣候溫暖,島上仍是綠草如茵,雜花似錦,風景靈秀,岩穀幽奇。
四人疾行如飛,穿林越溪,不一會兒便走出了三四裏。待轉過一處峰角,頓見前麵現出一片宅院,紅牆碧瓦,極具氣勢。
四人對視一眼,均想:“這當是楚家了。”
四人先見的那道遁光恰是向著楚家飛來,此時再無異疑,情知那人果是衝著楚家來的。此時再看,楚家隻偶爾有幾間屋裏還亮著燈光,除外一片漆黑,寂靜無聲。
四人見楚家如此安靜,並不像有甚情況發生的樣子,不由得都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