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主葉隨風道:“你們所說的蘇卿我雖沒見過,但身為華山老祖的關門弟子,秉賦根骨當絕差不了。而那楚天秋根骨之奇,機緣之厚,卻是世所罕見,你倆與之相比,卻是差之遠甚。仙緣早有天定,你倆也毋需在意對方記下多少,隻管虔修自己的那份就可以了。”
頓了一頓,又道:“天書四卷,你倆各記下一篇,也毋需各練,彼此將自己所記之篇,相互對照,相互參習,這樣反而更好。”
唐羽喜道:“我也正有此意!”
葉青青點頭道:“這樣當然最好了。”
穀主葉隨風歎道:“天書四卷中最為緊要的便當是開卷練氣篇了,你們若能記下此卷,照飛參習,將來成就非小,便是仙業都當有望呢。隻可惜,你們機緣僅此,未能記住練氣一篇。”
唐羽和葉青青當時也是各依自己所好,隻專注自己在意的那一卷,卻是未想到這一層,此時聽穀主說完,也是後悔不迭。
穀主夫人笑道:“既然機緣早有天定,你們得到的也隻是自己該得到的那份,卻怎還不知足?何況你二人可以相互參習,卻還比楚蘇二人占著一層便宜呢!”
穀主葉隨風也點頭連說“甚是甚是”。
葉青青和唐羽也隨之釋然。
穀主葉隨風心想兩人既已記下天書內容,隻需照此參習便是,也未多想。當下便令兩人到僻室中相互參練去了。
天書四卷,每一卷中都有伏有機關,寧道子仙人書寫時故意每一卷中都在四處緊要處少寫一個字,四卷十六字又給他組成偈語,另有提示,而這十六字偈語恰給穀主葉隨風三十多年前得到,後來又傳給了楚天秋。
楚天秋也是機緣深厚,不僅記全了天書四卷,還仗著穀主葉隨所傳的十六字偈語,輕鬆識破機關,將天書四卷全部練成,此也當算是曠奇緣了罷。
葉青青和唐羽依著穀主吩咐,同室參修。兩人先按著各自記憶的天書修練,因兩人根骨秉賦都不如楚天秋和蘇卿,故進展甚是緩慢。加之每練到緊要處,因篇中所缺一字,兩人便進行不下去了。
晃眼間便過去了三個月,兩人雖一起參詳過無數次,仍是不得要領,無法之下,唐羽便提議道:“我們不如向師父請教去罷,說不定師父能知此中訣竅。”
葉青青點頭允是。
穀主葉隨風聽了兩人的表述之後,暗罵自己糊塗,忙令兩人將各自所記天書內容書寫下來,然後細細參詳,便發現其中訣竅,笑道:“寧道子仙人果是心機深沉,為恐天書給惡人得去,故在所書天書四卷中各缺寫了國個字,而這十六字偈語又恰給我得到。也怪我之前疏忽,沒想到此節,讓你二人白白浪費了三個月的時光。”
當下便劍術篇和隱形篇中所缺文字添齊,然後遞給兩人,又道:“你二人回去再照此參習,當不會再有困難了。”
葉青青和唐羽欣喜異常,當下辭別穀主,重回僻室繼續參習天書。
葉唐兩人雖具得天獨厚,但秉賦卻卻遜楚天秋和蘇卿,更何況楚蘇二人福緣深厚,小時便曾服食過朱果,固本培元,根基牢固。於習練天書上,自是進展神速。
葉青青和唐羽雖然得穀主葉隨風所助,將天書所缺文字添齊,但因為曾浪費了三個月,已然落後,加之兩人限於天資,修練進展較緩。故在楚天秋將天書四卷都練成的時候,蘇卿也將劍術篇練成,而葉唐兩人卻才將各自己所記天書篇練成,然後又互練對方所記的天書篇。
與此同時,穀主葉隨風夫婦見兩人進展如此之慢,也待兩人著急,葉隨風心想:“兩人都沒能記住天書開卷的練氣篇,本就吃虧,就是將那劍術篇和隱形篇都練成了,仙法威力也不免打了折扣。”想及此,忽又想起一條速成的法子。
隨即又想道:“穀後曾生長著一隻千年仙芝,隻因仙芝已成氣候,隱沒無常,凡人絕難得到。我雖知穀後有此仙芝,又因帝王穀中得天獨厚,甚麼靈藥仙果沒有,故也未曾打起過仙芝的主意。此時為了青兒和羽兒速速修成天書上仙法,以為速成,說不得隻好動一動仙芝的主意了。”當下便將自己所想,對夫人說了。
穀主夫人聽了卻是大不以為然,並阻道:“萬不可打那仙芝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