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天外飛仙(2 / 2)

蘇卿仍推辭道:“不如由二師兄先代我收管著,待日後有機會再轉交師父老人家收管如何?”

王誌謹道:“還是先由小師妹收著,日後親自交給師父才對。”

蘇卿仍是不肯收,這時沈輕雲忽道:“二師兄所言極是,小師妹還是先且收回。況且小師妹此次離家入世,前途多有險惡,說不定此珠還能給你避去許多的災險呢。”因他看出蘇卿額間隱現一條紅線,乃是災難之兆,故才有此一說。

王誌謹不僅盡得華山老祖真傳,更擅相卜之學。之所以不受那水火寶珠,便因早看出蘇卿額間紅線,擔心她劫難不遠,隻沒明說罷了。他與沈輕雲同樣的心思,此珠或許能替蘇卿擋一擋難劫,故才堅辭不受。

樊初陽也在一旁相勸蘇卿速將寶珠收回。蘇卿無奈,隻得接回水火珠,重又妥善收好。

見蘇卿收起寶珠後,沈輕雲又笑道:“小師妹先機緣巧合,取得映雪劍,再又得此水火珠,實中福澤深厚,卻怎還自謙德薄福淺呢?況且小師妹盡師父真傳,將來我們這一脈還得指著小師妹來發揚光大呢。”

蘇卿聽後,訕笑道:“三師兄實是高抬小妹了,我那有些能耐?若功力修為,三位師兄都高出小妹甚多,小妹自歎弗如,隻望不給師門遺羞,哪裏還敢奢望光大門戶?”因他看過三位師兄的玄功劍法後,自覺與之相差太遠,故所說這些話實是肺腑之言。

樊初陽笑道:“師父一共收了五個徒弟,現在我們四人已然會麵,唯差大師兄一人了。”頓了一頓,又道:“大師兄坐鎮華,所要應付的索事也實是太多。且大師兄秉師父之願,心懷壯誌,要將師學發揚光大,創出一門道家劍派來。我和二師兄師兄為佐大師兄,也隻能勉為其難,好在也沒給師門丟臉,這些年來倒也在天下闖出一些名頭了。現在既然又添了小師妹,我們更加如虎添翼,達成師父之願有望了。”

二師兄沈輕雲笑謂樊初陽道:“四師弟在小師妹麵前說這些倒也無妨,若在人前說出,怕不要遺笑大方!”

樊初陽笑道:“我隻不過話說得直了些,難道有錯嗎?這些年我師兄弟四人行走天下,鋤強扶弱,除暴安良,名頭日響。現下更是專與魔教作對,欲將魔教一舉鏟除,為天下除害。算了算,死在我等劍下的魔教妖人當不在少數了。”

王誌謹正色道:“魔教已然立教數百年,根深蒂固,勢力龐大,況且教中妖人高手甚多,我們現在業已公開與其為敵,恐雙方難鬥還有後麵。我們更萬不可因目前幾次小勝,而氣盛驕敵,若如此反與我們有害。”

沈輕雲點頭道:“二師兄所言極是,我們當定謹記就是。”

樊初陽亦道:“經過這幾次與魔教交手,我們雖勝,實是仗著出其不意,以多對少之利。若論真正實力,魔教實遠甚我們。我話雖如此說,卻哪裏敢小看魔教?更不敢驕敵了。”

這時蘇卿開口說道:“不知小妹能做些什麼?”

王誌謹問道:“小師妹此次離家入也可有一定的行程?”

蘇卿想起此次離家實為尋找心上人,聽後遂臉上一紅,說道:“小妹此次乃欲往京城一趟,尋一友人。因道路不熟,才經曆了這許多波折,也幸能與三位師兄在此相會。”因羞赧,故也沒說所尋何人,隻是一語帶過。

樊初陽不知就裏,脫口問道:“小師妹孤身一人,不遠數千年趕赴京城,卻不知所尋為何人?”

蘇卿聞言,又羞又怯,滿麵通紅,竟不知如何回答了。

王誌謹和沈輕雲早從蘇卿的神情上看出些端端倪,遂也沒有再問。不料樊初陽心直口快,竟還是問了出來,兩人曾幾次給他使眼色示意莫問,卻是不見,直使二人又好氣又好笑。

樊初陽哪裏女孩心事,且心無城府,想到甚麼便說甚麼,見蘇卿不說,遂又道:“若小師妹不便說,也可以不說。”

王誌謹和沈輕雲聽了,都不覺笑出聲來。

蘇卿一怔之後,紅著臉道:“哪裏又有不便說得?隻因此人說來師兄們也不識得,故才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