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白龍觀(1 / 2)

大道又平又寬,兩旁植著兩行柳樹,時值初春,柳條吐芽,鵝黃嫩綠,遠望如煙籠霧罩,時而輕風吹過,柳條搖曳,娑婆多姿。

前麵出現叉路,那車夫駕著馬車駛上叉路。那叉路是條小道,又窄又崎嶇,馬車將將能行駛,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來。

車窗都挑著,楚天秋和蘇柳二女坐在車帷裏,順著車窗看著外麵的景色。放眼望去,近處是阡陌縱橫,老樹繞鴉;遠處群山綿亙,崗嶺起伏,氣象萬千。

馬車正自前行,忽聽遙空傳來一聲尖利刺耳的異響。那響聲來的甚疾,聲音未落已到了近前。隨見一條白色影子從車前一掠而過,馬兒陡然受到驚嚇,一聲長嘶,四蹄駐地頓時停了下來。

車帷裏三人猝不及防,跌作一團,都嚇了一跳。三人重新坐好,蘇舜氣急敗壞地對車夫道:“你是怎麼趕車的,這麼不小心?”

車夫在外麵忙回道:“小姐莫生氣,這非我故意,實是馬兒受了驚嚇,才驚著了三位公子小姐,對不住了。”語氣甚是歉恭。

見蘇舜還要不依不饒,楚天秋剛才正目視車外,也看到了那條白影,知道車夫所說不假,遂勸蘇舜道:“這確怪不得車夫大哥,舜妹亦毋再怪他了。”隨即將頭伸出窗外,卻見那道白影已然不見了蹤跡,也未在意,遂又對車夫道:“我們還是繼續趕路吧。”

車身一晃,車夫駕著馬車重新上路。

蘇舜問楚天秋道:“你看到了什麼?剛才那叫聲又是什麼?”

楚天秋笑道:“那叫聲甚是怪異,且來得又快又疾,我也隻見得一條白影從車前一晃而過,似是個非鳥非禽的怪物,具體形狀我也沒看清。現在它早飛沒影了,我們也毋需再理會。”

聽楚天秋這麼一說,蘇舜和柳如煙將心放定,誰也未在理會,就此放過不提。

馬車一路前行,其中也路過幾個小村落,遙望村內,人影皆無,雞犬無聲,死氣沉沉。

楚天秋看在眼裏,雖覺奇怪,因車行沒停,也未太過在意。

蘇舜忽問車夫距白龍觀還有多遠,車夫回道快到了。果又行不一會兒的工夫,馬車駛入一條山岰,就見裏麵行人漸多,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這時車夫將車停住,忽對三人道:“三位公子小姐,這裏行人漸多,路道又窄,馬車不便再往前走,好再前麵距白龍觀也隻有一裏多地了,煩請三位還是下車步行吧。我便將車停在這裏,等三位回來可以嗎?”

三人也不再說什麼,隻得依言下車,順著小道往裏走。路上來往行人見三人男的英俊,女的俏美,又都身著光鮮,無不側目。

三人也不以為然,轉過一道山彎,便見前麵山岰深處上空,香雲繚繞,並迎風嗅到一股濃濃的香火味。

走出裏許,山岰已到了盡頭。盡頭處是片畝許方圓的平地,平地上突兀地立著一座小小的道觀,既無牆院,又無主觀道人,與想象中的差距甚遠。

道觀外牆皮已然剝落,上麵一塊又舊又破的扁額隱約可見寫著“白龍觀”三個字。

道觀前卻是人流如織,人聲鼎沸,既有擺攤聲香火的,又有賣水果的,倒也熱鬧。

三人在道觀前站住,打量著眼前這毫不起眼的道觀,高不過丈餘,一道小門,裏麵塑著座三清道像,因年久那道像已經麵目全非。

楚天秋一邊看,一邊歎道:“看這裏香火倒也鼎盛,卻為何無人將這道觀修整一番呢?”

柳如煙道:“我曾聽人說,這道觀早年間隻是間土地廟,後被人改造成道觀的。又因近年來道教漸漸世微,這座小道觀便也再無人理會了。也就是在不久前,這裏忽發生了一件靈異的事,有人看到觀後的水潭裏發出五彩祥光,並有那瑞雲繚繞不去,便有那信人來此求禱,竟是一求便靈,漸漸的傳播出去,遠近的信男善女便紛紛前禱求,故才來現在的這般模樣。”

楚天秋聽後,轉頭對柳如煙笑道:“沒想到柳姑娘對這些知道的很詳細嘛!”

柳如煙笑道:“我也是道聽途說的。”

就在兩人說話時,蘇舜在旁邊的小攤上買好了香紙,遂對楚天秋道:“我們過去燒香吧!”

楚天秋道:“我是不信這些的,我隻是陪你倆來,你倆誰要燒便燒吧,我卻不會燒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