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夢仙(1 / 2)

古越之地自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樸。

距越州縣城西南百餘裏,群山合抱中,有處繡野平原,其中座落著一小山村,人家不過三四十戶,村民俱都姓楚,故稱楚家村。

時值初春,平原如繡,芳草連綿,處處疏林。不是綠陰如幄,便是繁花滿樹,嫣紅萬紫,儷白妃黃,多不知名。遠山含翠,近嶺凝青,越顯得天時融淑,景物幽絕。

一條溪水繞村而過,寬不過二三丈,深隻及膝;溪水明澈,內中白石遊魚曆曆可數。溪上有一平板石橋,村民早耕晚歸,俱要從此橋經過。

在這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樂土中,經村民數代辛勤耕耘,開出了千頃良田。家家都過著豐衣足食,悠哉樂哉的生活。

村最北頭住著一戶人家,紅牆綠瓦的一進小四合院。男主人名叫楚青雲,小時讀過幾年私塾,知節達理,待人又誠信忠厚,甚得村民敬戴。女主人蘇氏,人極賢惠,幫丈夫將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二人婚後,夫唱婦隨,互敬互愛,相濡以沫,惹得其他村民都是羨煞不已。

仗著祖上留下的上百頃田產,卻不想坐吃山空,除自己耕種一小部分,自食其力,其餘大部分都租給村裏人種,自己卻隻收除十分之一的租糧。此舉更是博得了全體村民的衷心欽佩。

二人也有一件憾事,都已年近四十,仍是膝下無一子女。楚青雲倒也豁達,想得開了,有無子女順其自然。蘇氏自婚後二十多年了,腹中一直沒有響動,覺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不能為楚家生個一兒半女的,終是虧疚丈夫,終日都是愁眉不展,長籲短歎。

為使楚家有後,蘇氏幾次竄掇丈夫再納個妾室,生個男女都好,自己甘心做小也無怨。這話每次說來,都被楚青雲嚴辭回絕,並道:“我楚家有無子女,上天當是注定了的,我絕不強求。納妾之說,此後休要再提。”

蘇氏雖感丈夫對自己的情深愛重,但仍為無後耿耿縈懷。

每當夕陽下山,晚鴉歸巢,暮煙四起,暝色蒼茫時,丈夫從田裏耕作歸來。蘇氏早將晚飯做好,飯菜精致可口,都是丈夫所喜,並還備上一壺醇酒。

這一晚如是。夫妻二人飯後,又嘮會家常話,便自熄燈睡去。蘇氏聽著枕邊丈夫鼾聲漸起,睡得香甜,心起又勾起往日愁慮,轉輾不能成寐。

過了也不知多久,蒙蒙朧朧,似睡似夢中,就見一仙風道骨的道人從外走了進來,到了自己身邊輕聲道:“觀音娘娘念在你夫妻二人一向為善本分,虔心至誠,特命貧道來為你二人送子。汝夫妻定當好生養,此子將來成就非小。要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汝夫妻不僅能得享暇齡,更有望春華秋實,成就長生不老。”說完,就見道人取下隨身攜帶著的一個葫蘆,口念仙訣,便從葫蘆口射出一道五彩祥光,罩住自己全身,竟是渾身通泰,說不出的舒服愜意。祥光一閃而滅,那道人已不見蹤影。

蘇氏倏忽驚醒,才覺竟是空夢一場,心裏好不失意惆悵,隨即又一想道:“為了能使楚家有後,我二十年前便在家裏供上了觀音菩薩,日日焚香禱告,莫不是真感動了觀音菩薩,果真派來仙者為已送子來了?”越想越覺可信,心裏一高興,更無睡意。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丈夫醒來,蘇氏便迫不及待地將夜裏的夢景與他說了。但楚青天卻不以為意,也沒放在心上。

這般過了三個月後,蘇氏身子日漸懶散,並時拌惡心幹嘔,人也變得清瘦了不少。楚青雲見狀,認為妻子生了甚病,甚是憂急,便欲延醫看病。

蘇氏卻笑道:“我已三月沒來月事了,加之又惡心想吐,莫不是真得有喜了。你大夫請來也好,正合看看是否真得有孕了。”

楚青雲當是喜為自禁,為求真假,特地走了數十裏路,到了鎮上將大夫請來。大夫為蘇氏扶過脈之後,便向二人拱手賀喜,道:“尊夫人果然有喜了!”然後又開了一些保胎養氣之類的藥物,便作別而去。

楚青雲付了診資,並將大夫送走,然後轉身回來。想起夫妻二人年過四旬,有望得後,二人不禁相對喜極而泣。

蘇氏有孕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全村,平時夫妻二人本就很受村民的敬佩,俱都紛紛帶著各色禮物前來賀喜。夫妻二人自是合不攏嘴,迎來送往,忙得團團轉,卻也不覺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