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離婚後遺症:分手後,一地雞毛(7)(2 / 2)

“相敬如賓”實在太辛苦,我不想再裝下去了。

湊合過下去,是我的無奈選擇

現在,我還是和易明在一起過日子,我們是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吃飯在一起,但和女兒、婆婆說話時都當對方不存在;在同一個房間睡,但我們早就習慣了脊背對脊背。而且,他寧願在外麵待得很晚才回來,就是想錯開清醒時和我麵對麵的時間。往往是我睡著了他還沒回來,我起床時他還在呼呼大睡。唯一能讓我們有話可說的,是女兒的成長問題。女兒是聯係我們的唯一紐帶。

至於事業,對易明來說,已經是毫無起色了。他在單位的表現讓領導對他形成了平庸的定位,沒有辦法翻身了。他想跳槽,想創業,也隻是一時的興奮,說完又回歸沮喪。

我不是沒有產生過再離婚的念頭,可是轉念一想,就把這種念頭壓了下去。我已鼓不起離婚的勇氣,這世上,哪有人和同一個人離兩次婚的?我丟不起這個臉。再說,我們之間盤根錯節的家庭和社會關係,要剝離開來也實在太痛苦,後遺症太多了。

我隻能安慰自己,就算離婚了再找個男人結婚又會怎麼樣呢,這個世界上,感情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平淡,最後還不是湊合著過日子?我已經30多歲了,沒有什麼能力再去改變什麼,隻能這樣日複一日地過下去。

但是,我的婚姻現狀讓我覺得生活很沒意思,我必須拚命地壓抑著內心的不忿和痛苦,才能勉強地在人前露出笑臉。我變成了雙麵人,心理壓力很大,不知道什麼時候神經就被繃斷。我還有辦法改變這一切嗎?

[心理解碼]離異後複合,必須過好心理關

在離婚後是否複合這一問題上,很多人抱有“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心態,堅決不再複婚。為什麼?回頭草確實不好吃,選擇複婚的人重新開始情感的磨合,或多或少會感到存在著困難。

尚媛與易明基於孩子的哀求,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他們選擇了複合。可是夫妻之間的隔閡,在複婚之前早已形成,無法釋懷,硬湊在一起,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和尷尬,這正是尚媛複婚之後的痛苦所在。試想,當聯結他們兩人的紐帶——女兒長大成人,他們是否還能在一起?如果不是顧及麵子,他們再次分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所以,在複婚前,應該先過心理關,認真衡量,和對方重新在一起生活,真的比離婚後單身或另尋伴侶更好嗎?

可以在紙上或文檔裏列下這些問題的答案:你為什麼複婚?這個複婚的理由站得住腳嗎?你們的感情是因為什麼原因破裂的?還可以修複嗎?如果你還猶豫,不妨再做個選擇題,把複婚、單身和再婚的可能性一一列出,想象多年以後的生活,然後再確定哪一個選擇最符合你的要求。如果確實過不了這一關,大可不必選擇複婚,因為這世界不是除了前夫就沒有男人可以選擇了。

既然已經複婚,誰也不想再走到離婚那一步。在情感的重新磨合中,還有一個個心理關需要跨越:

一是忘卻關。當初離婚,有許多不和或傷害,已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複合後還念念不忘,並成為兩人關係的攔路虎,勢必影響婚姻質量。那就寬容一些,將那段記憶封存吧,做個失憶者,忘掉以前的不快,發現新生活的美好。

二是改變關。以前相處的方式有問題,就采取新的應對方式,打造新的自己,在改變的過程中增強自信,也發現對方改變的點滴,發現對方的優點,並將之放大。其實,這是充分利用了人際交往中的“近因效應”和“暈輪效應”。看到他最近往好的方向轉變,突出他的優點,淡化他的缺點,慢慢發現他的更多可愛之處。這也需要一個心理適應的過程。

三是調適關。確立適當的期望值,切勿在複婚初期便對婚姻質量抱以太高的期望,也不要給伴侶太大的壓力,根據實際情況調適目標,並逐步提高,才能使複合後的感情漸漸走向複蘇。

複婚,並不是重複上一段婚姻,而是開始嶄新的婚姻生活。別把目光停留在過去,而是用嶄新的視角去重新看待你的伴侶;從心理和感情上進行重建,才能摒棄壓抑和煩惱,重獲新婚一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