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古巴危機(2 / 3)

但這個好日子隻過兩天,第三天清晨,勞力隊伍集結在碼頭警戒圈外等待他們的早飯,但直到太陽已經高高升起,依然沒有接到放行的通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陽漸漸升高,碼頭上戒備的氣氣氛越來越濃重。隨重軍艦的煙囪裏的煙越來越濃黑,隨著艦炮的開始轉動,大有一戰的架勢。誰都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隻能疑惑的互望一眼。

都說宰相門人七品官,公主的奴仆怎麼也有個九品官的意思吧。一早就請通報而遲遲未獲接見的黃賽曼,終於等來傳令的士兵,他獲準進入碼頭內。

黃賽曼本想直接麵見李大將軍,但他的資格不夠。接見他的隻是艦上的一個小小的校官,不過他還是得知了今日事態反常的原因。

“今日清晨,美國艦隊封鎖了關塔那摩外海,排開作戰陣型,大有開戰的準備。如今中國艦隊被封鎖在港口內,將軍們正在研討應敵之策。所以貨物的裝卸全部停止了――”一出警戒圈,黃賽曼就將他得知的消息告訴了他的黑人兄弟們。

“該死的美國佬,該死的白人,他讓我們今天的工錢都沒了――”

“美國佬都應該去死,他們總是滿世界挑動戰爭――”

“中國艦隊不在是海上已經打敗過該死的美國佬了嗎?今天為什麼不開出去狠狠的教訓他們,告訴他們中國人的厲害――”

“……”

碼頭上的無論是黑人還是黃種人,都在申討著美國人惡劣的行為。隻有少數白人閉嘴一言不發,他們其實也明白,美國艦隊到來的目的其實和中國艦隊一樣,都是為本國商人撐腰的。隻是,中國人先來一步……

碼頭的上言論也傳到了正在海瑞號上的艦橋裏,李亮抬頭看著港口外的海麵。在海天線下,由四艘戰列艦、六艘重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組成的美國艦隊已經排成作戰陣型封鎖了整個外海麵,來之前參謀們已經估計到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但還是樂觀的認為,如果在海上不發生開火等戰爭事件,而艦隊又能順利衝破美國艦隊的攔截抵達關塔那摩,相信已處在事實失敗且顏麵盡失的美國艦隊,不敢公然以封鎖關塔那摩外海這種挑釁行為來刺激中國艦隊,因為這可能會引發戰爭。如此一來,美國商人再想向中國投資則絕無可能,這將觸及到所有美國資本家們的利益,相信他們不會同意美國這樣做。但事情還是發生了,美國政府難道是真的敢頂著全美資本家的反對、難道塔夫脫真敢頂著美國商人的反對,真跟中國發生實際戰爭?

政治是複雜的博弈,其牽連的範圍之多、內容之廣,實在不是領軍作戰的將軍們所能全麵了解。尤其是以頭腦簡單而出名的“東方蠻牛第二”的李亮所能理解,就是剛剛所想的那些事情還是在哥倫比亞補給期間,由美洲巡回大使歐陽庚告訴他的。軍隊不過問政治,這是沒有寫入軍規的條例,政治博弈那是文官們的事情,也不他們這些武官們所擅長的。做為武官、做為將軍,打贏每一場仗才是自己應該做的。

李亮收回遠眺的目光,看著桌前的地圖長歎一口氣:“如果我軍是在外海,以我軍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遠高於美國人的炮火命中率,即使美國人艦支數量和速度都戰優,我軍也敢為之一戰,並且還有機會勝之。但如今我軍被困在此狹小的港口內,陣型密集且無機動空間,一但美國人進攻,我軍恐難逃厄運。當下之勢,眾將以為我軍該當如何?”

“末將以為,我軍在海上的挑釁行為已經刺激到美國政府,所以美國政府才敢不顧國內可能反對而下令封鎖關塔那摩外海。此時的美國艦隊也正在請示國內中否發動進攻,故此當趁此機會我軍應立刻出航,借著美國艦隊還未收到國內回複之前進強行進入外海,相信此時的美國艦隊也不敢開火。”說話的是建安號艦長尤勇。

“未將不同意餘艦長的意見。美國艦隊在海上已經吃了虧,想必即使不首先開火再不會再給我軍闖出外海的機會。如此美國艦隊必將依托速度將我軍阻攔在內海,而失去距離的優勢等於放棄了我軍炮火命中率的優勢,一但戰事再起,我軍依然難逃厄運。”說話的是艦隊參謀餘流年,他堅定的說道:“既然如此,不如我軍將軍艦座沉當成岸炮來使,至少可以讓美國艦隊付出慘重的代價。”

“放屁,座沉在港口內和送給敵人當成靶子有什麼區別。帝國的軍艦隻能沉沒在進攻的路上。”力主出戰的艦長們不樂意了,揮舞著拳頭叫囂著。

“美國在外海已經排開陣式,現在我們一頭衝過去正好撞在美國人的包圍圈中。萬一美國艦隊已經得到美國政府開戰的命令,就等著我軍自己撞上去呢?留在港口內,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的重創美國艦隊――”以最大戰果考量的參謀們也在據理力爭。

“即便如此,我軍也當奮勇向前。隻有衝上去決一死戰,或有一兩艘艦支能逃出去,座沉在港口內與全軍覆沒何異?艦隊的命運隻能掌握在自己手裏。”

“都停一停,聽聽參謀長的意見吧。”李亮看見了站在一旁卻望著港口內的一言不發的馮祁。

馮祁依然望著港口內的陸地,平靜的說道:“現代意義上的戰爭,並不僅僅局限在軍事上。軍事隻是政治的一種延續,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滿足政治目的的需求。而我們此次遠航不正因為如此嗎?”

聽得此話,李亮點點頭道:“的確如此呀。我等能進入關塔那摩已經達成國內的主要戰略需求,現在急需將艦上的物資安全的運下去,我艦隊遠航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此後無論是選擇出海決戰,還是以守為攻重創美國艦隊,都隻是戰術選擇的需要,即使最後我軍全軍覆沒,至少沒有影響到朝廷的整體戰略。”

李亮敲了敲桌子,示意眾將安靜。隨後他環視一周,堅定的說道:“我命令,所有炮組外人員進入崗位做好隨時作戰準備,其它全部人員全員投入卸貨作業,盡快將主要物資卸下。完成後,除必要的戰作人員外,其它人員全部撤離港口兩公裏之外。同時,此命令向國內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