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一但爆發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往往整個國家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戰爭上麵。但在東方,這樣的事件卻不一樣。自7月25中國軍隊發動再一輪的對俄攻擊行動,在中國國內卻稀少有報道,不少報紙上甚至隻有一句話:我王師西伐沙俄,大軍連勝之。
列強各公使不理解這是為什麼,更不理解的是就在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這一天,中國政府居然放假一日,因為政府全體成員需要參加夏收?!
是的,自古來在中國農耕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清明需要給官員放假以便播種,到了夏收的時節也需要放假參加夏收。當然全國各地因為氣候和作物的不同,放假時間略有差別。
每到春種夏收、夏種秋收之時,作為皇帝就需要帶領群臣至圓明園以南、頤和園以東至皇家學院,這片所有權屬於皇室但全權使用權屬於中華皇家文學院的土地上參於勞作。這片土地是皇家學院農業係的實驗地,他們從全國各地收集高產、抗旱、抗蟲、抗病等各種優良的種子,在這裏進行種植與雜交,以期望能培育出更高產更抗病蟲害的優良作物。經過近十年的培育,效果依然不明顯。李明那可憐的生物遺傳學知識早就掏的一幹二淨,無論他擺弄多少次AABB的方塊也無法讓學生或者老師們理解遺傳學。也許是科學基礎還不夠吧,李明是這麼想的。當學院提出放棄這種實驗的要求時,隻有李明在繼續堅持這種實驗,因為他知道雜交水稻、雜交麥子一定可以成功。
皇上既然要堅持,那就聽他的好了,咱中國地大物博,幾百畝地糟蹋的起。皇家文學院院長辜鴻銘如是說。
水稻已經收割了,今天是收麥子的日子。麥子的夏收一般就在7月25日前後,剛好前敵指揮部也確認在這一天發動新的一輪的進攻,於是李明把夏收勞動定在25號。這天朝廷停朝一日,滿朝文武全部下地幹活,洋鬼子那邊就讓他們著急去吧。
明才亮李明就起床了,大熱天的早點去麥場,幹活還涼快點。用完早膳,李明在美子的伺候下換上一身青衣短打,帶著十幾個侍衛去了麥場。李明以前的皇帝,就是隨便耕作兩下做做樣子就好,剩下的就由老農來完成。然後大家就去參加春日宴,過著貴族們應該過的酒池肉林的生活。但自從李明當了皇帝之後這條規矩就改了,這裏近五百畝田地,全部由皇帝和勳貴大臣們親手來完成。五百畝地對於長期養尊處優的官員們來說,卻是一項極其繁重的工作,更何況還要頂著烈日幹活那簡直不可忍受。光緒二十二年李明重掌朝權的第一次勞動之後,滿人大臣對此激烈反對,漢人官員也頗有微詞,無奈之下李明隻能從在學院裏調一個係的學生作為勞動主力,這才緩和了大臣們的意見。自今年新建中華之後,這種反對之聲音突然消失殆盡,大臣們甚至還在鼓吹皇帝的這種行為是在為天下做表率。至於原因李明想了很久都沒有想明白,唯一可能的就是大家在向皇帝表忠心?想不明白就不想,這又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隻要大家願心親手勞動,就達到了李明的目的。
李明一直認為:作為黃土地文明所養育的人,忘記了對土地的耕種,那是對中華文明最大的背叛。而作為中國最大地主的皇帝,李明不允許自己不熟悉耕種。同時皇子皇女們在滿了三歲之後也要參加,就是撿撿麥穗也行。因為皇子也參加這樣的活動,大臣們也會帶著自家的孩子參加,雖然搗蛋多過於幫忙,但李明一直堅持帶著他們參加,作為帝國的未來也必需熟悉。今年也不例外。
皇家文學院名下有很多土地,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撥劃過來的官地,當然“侵占”皇室土地也不在少數。沒錯,就是“侵占”,李明堅持這麼認為的。李明對於皇家文學院使用皇室土地,卻不上交任何收益的行為很是惱火。農民在地裏打了糧食都得按章交稅,憑什麼文學院借老子的地種出的糧食一粒也不上交內務府?
才到麥場,大臣學子們都已經到了,見皇帝駕臨於是紛紛上前請安。李明也笑著一一回應,唯獨經過辜鴻銘身邊時,麵對拱手請安的辜鴻銘李明眼睛一白頭一昂看都不看他一眼。辜鴻銘無所謂的哈哈大笑,大臣們也若無其事各忙各的事。所有人都習慣了,自從辜鴻銘當了院長之後每次春耕種夏收這就是必然會上演的一幕。
這塊地還是在京師大學堂時期,是容閎校長為響應皇上的實驗田和自耕自足的要求從皇帝手裏借過去土地,後來隨著大學堂各學科展尤其是農牧業實驗的需要,從皇帝手裏借走的土地就越來越多,光是京郊一帶就借走了近五千畝地。以前是內務府窮拿不出更多的資金來補貼大學堂,自然也不去要什麼收益。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鋼筆、電風扇、電暖器、煤爐等民用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大麵積的銷售,在創造出一批富人外,作為研發投入方的大學堂是有收益分成的。但作為教育最大投資人的皇帝,不僅沒有看到收益還要繼續補貼大學堂,這就很惱火了。於是在辜鴻銘出任校長後,皇帝就立刻召見辜鴻銘商談收益分成的事,不想被辜鴻銘堅決拒絕。於是李明為了保證自己的正當利益,以皇帝身份在朝會上正式召見辜鴻銘,不想辜鴻銘擺出春秋大義,指責皇帝與民爭利,身為天家連米粒大的財富也不放過,讓中華帝國蒙羞。
辜鴻銘是什麼人呀,人家可是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呀。跟這樣的人打嘴仗那可不是得百戰百輸。辜鴻銘見皇帝無言以對似乎還不過癮,就在朝會當場竟然要求皇帝將當年的大學堂經費如數撥付,然後“順便”說了句:請皇上將這五千畝地的地契盡快送到大學堂,以體現吾皇之心胸。氣的李明當場拂袖而去。
辜鴻銘在國內外都是知名學者,國內外都給予了他足夠的尊重。然而他卻在朝會上場頂撞當今皇上,卻著實嚇了大臣們一身汗,皇上可不是什麼心胸開闊之主呀。就在眾大臣還在勸辜鴻銘去給皇上道歉之時,皇上卻下令內務府將拖欠的大學堂經費如數撥付,之後還下了一道旨意:叱令朝臣,政治不得幹預教育,必需堅定教授治校的原則,並著為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