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騎兵的戰爭(2 / 3)

靈活中國騎兵讓米哈伊洛維奇企圖盡快決戰的想法破滅,為了保證後勤補給的安全,那就要想辦法壓縮中國騎兵的活動範圍。分散軍隊很容易被靈活的中國騎兵給個個擊破,其損失慘重。加強單支出動的軍隊又會拉大各部隊的間隙,給中國人以可趁之機。尋找中國騎兵主力位置成了米哈伊洛維奇無解的問題,三天後,靈機一動的米哈伊洛維奇派出一個師專門保護物資的運輸,其它部隊幹脆收攏起來,以師為單位在草原上高速出擊,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一隻隻的將中國騎兵小隊給吃掉,米哈伊洛維奇不信中國人還敢分兵。隻要中國人不分兵,總有機會進行決戰。

五天,五天時間裏中國騎兵部隊遭到了重大損失。一共損失了近三千人,還有數隻連隊聯係不上,雖然給俄國人造成了不少於四千的傷亡,但中國騎兵軍司令孛兒隻斤確實坐不住了,這樣一比一的交換不是他的目的。

俄國騎兵雖然有四個師,但一個師已經派去保護運輸隊。那雙方兵力都是三個師,既然俄國人想要決戰,那就戰吧。孛兒隻斤立刻發報袁壽山請求發動決戰,袁壽山很快回電同意。因為此刻的袁壽山兵團正在進攻鄂木斯克外圍城市特羅伊茨科耶,遭到了俄軍頑強的抵抗進展緩慢。但鄂木斯克就在眼前,袁壽山相信隻要投入裝甲師能夠很快攻入鄂木斯克,那在此時能夠殲滅俄軍的騎兵,對未來戰略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但出於保險起見,袁壽山打算派出一個裝甲連來支援騎兵,他相信裝甲部隊的出現能更快的擊潰俄軍,最大程度的減少我軍傷亡。對於總司令的好意,孛兒隻斤拒絕了。

作為成吉思汗的後裔,孛兒隻斤總想恢複先祖時代的榮耀。他也曾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向先祖那樣,縱橫大漠。可係統學習過軍事理論的孛兒隻斤知道,裝甲部隊有著厚重的防禦力和強大的攻擊力,與有著強大的機動力。騎兵將從過去冷兵器時代的絕對主力,逐漸變成裝甲部隊的護衛兵力。其實騎兵已經成為裝甲部隊的護衛隊了,這次不就是一路掩護著裝甲師過來的嗎?朝廷大規模組建裝甲部隊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未來的戰場上裝甲部隊必將全麵替代騎兵。裝甲部隊的出就意味著騎兵的沒落,這也許將是騎兵最後一次作為獨立兵種之間的對抗了。雙方共計六萬餘騎兵在草原縱意廝殺,這也是騎兵空前絕後的大規模交戰了。孛兒隻斤是幸運的,能夠指揮騎兵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戰。孛兒隻斤也是不幸運的,此戰過後的騎兵將徹底淪為輔助兵種。但孛兒隻斤發誓,縱然騎兵要像煙花般凋零,也要在這最後一刻爆發出最耀眼的光芒。孛兒隻斤相信,這道光芒將永遠被曆史記錄。所以孛兒隻斤拒絕了裝甲部隊的增援,因為這是一場隻屬於騎兵的戰爭。

孛兒隻斤下令各部隊向自己靠攏,同時派出小分隊將俄國引導到自己的預設戰場。部隊各級指揮官得到命令後全部變的鬥誌昂揚,這可是一場將要被世界都記住的戰爭。

中國騎兵的變化引起了米哈伊洛維奇的警惕,這不符合中國人的戰略需求。但對他而言,這可能是唯一一次徹底殲滅中國騎兵的機會。所以他選擇了應戰,因為他也別無選擇。

孛兒隻斤集結著軍隊緩緩後退,米哈伊洛維奇收攏著部隊快速進逼。終於在6月14日傍晚,在埃別伊特湖北岸追上了中國騎兵主力。夕陽下,相隔十餘裏的數萬大軍各自下馬生火造飯,孛兒隻斤和米哈伊洛維奇很有默契將決戰日期選在了第二天。

清涼的晨風吹過草原,還粘著露水的小草隨風搖擺,整個大地呈現出如波濤般的湧動。埃別伊特湖北岸的中俄兩國騎兵都已經整裝完畢,人無聲馬不嘶,馬背上的中俄騎兵同時都放棄了騎槍而是全部都舉著馬刀,因為騎兵的驕傲讓他們更願意通過馬刀來解決騎兵間的戰爭。草原上如同升起一片馬刀的森林,唯有那刀鋒上閃動的寒光讓整片草原顯的格外蕭瑟。萬馬齊喑,但馬兒似乎感到了大戰緊張,馬蹄也不安的輕刨著腳下的草地。雙方的每一位將士都知道,今天,這片草原將被鮮血覆蓋。

太陽懶懶的從草原東方升起時,它將溫暖的陽光無私的灑向大地。當陽光從遠方滑過,當陽光照耀到兩軍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是誰第一聲的呐喊,引爆了震天的廝殺聲。雙方騎兵同時催動坐騎,高舉著馬刀朝對方衝了過去。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蒙古騎兵縱隊擺開極寬的陣勢,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這是傳自成吉思汗時代的戰術,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毒箭。然後重騎兵發起衝鋒,輕騎兵便向翼側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完成對敵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麵八方發動進攻,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徹底擊潰。這種包圍運動是蒙古軍隊常用的作戰方法,這也是蒙古騎兵得以縱橫歐亞無敵的戰術。

但是現在不行,雙方的兵力大致相當而且都是騎兵,最重要的是誰也不會將六萬騎兵一次性全部派上戰場廝殺。但雙方都派出一個師進行第一輪的交鋒,沒有戰術隻有方向,進攻進攻進攻,這是一場勇氣的較量,這是一場硬碰硬的交鋒。兩萬匹馬都馱著各自的健兒迎頭相向。

馬兒在不停的催促下已經跑出極限速度,哥薩克騎兵呐喊著舞動著馬刀衝來。蒙古騎兵卻將馬刀交到左手,反手從背後拿出標槍,用盡全力的投擲了出去。

鋪天蓋地的標槍迎頭射來,哥薩克騎兵們紛紛伏倒在馬脖上,高速出擊的騎兵跟本無法轉向,也無法減速,因為前後左右都是戰友,他們隻能向前衝。

“噗噗噗……”大量哥薩克騎兵或人或馬中槍倒下,但後續的騎兵馬不減速,從他們身上踏了過去,留下滿地血泥。隨後蒙古騎兵再從背後取出一條長槍,握在手上……

遠遠觀戰米哈伊洛維奇惱羞成怒的指著中國騎兵卻急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沒有準備標槍的哥薩克騎兵已經吃虧一陣,當蒙古再次拿出長槍時,哥薩克騎兵自然反應就是再次伏倒。然而這次蒙古騎兵們取出不是用於投擲的標槍,而特殊定製的馬刀加長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