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中國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空戰理論,但這點並沒有向實習的士官開放。如果我們需要進行學習的話,以中國目前的情況看,肯定會向我國要求更多的軍事和相關裝備領域的合作。這點請提前考慮。”
“別外根據實習士官報告,中國的軍隊中有一支很特殊的軍隊,他們在三個騎兵師的嚴密集護衛下前進,至今得不到任何消息。據情報分析,這支軍隊很有可能是中國人的新式攻擊手段。此點請前線各級軍官加強觀察。”
“……”
不管各國會怎麼想怎麼做,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飛艇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完善的空軍指揮係統和作戰理論,這可不是買幾艘飛艇、購幾項專利技術就可能獲得的。即使可以自行摸索,且不說所耗費的時間,從訓練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和經過實戰檢驗過的理論有可比性嗎?飛艇在中國的橫空出世和以其暴力的攻擊手段,讓人看到了中國崛起的勢不可擋。白人的高傲依存在,但他們不得不正視遠東這個唯一的大國。
“我們必需考慮戰勝後的中國對世界局勢的影響。”這是所有國家同時都在考慮的問題。
其實包括德國實習士官在內,他們隻了解很片麵的東西。比如運遞新西伯利亞城的燃油是五千噸,其中一半裝在卡車上運往前線配給裝甲師的等等。比如空投燃油的行動隻持續了五天,不是不想再投了,而是沒東西可投了。隨著燃油鍋爐越來越多的裝到軍艦上,隨著裝甲部隊必然的擴大,中國對石油的消耗必然增加。而中國至今隻在玉關門發現了一個小的可憐的油田,大量所需燃油依然需要多國外進口,空軍五天的行動就已經讓國內而每天石油存量下降到警戒值。
“鄂木斯克地處北線東西交通樞紐,未來必將成為中國控製西北的核心城市,今日將其全部焚毀日後重建也相對簡單。但真的不能再燒了,這麼大的火我軍也無法進攻呀。”梁華殿擦了把汗,真NM熱。
參謀本部還在討論要是不進一步擴大燃燒範圍時,收到了梁華殿從前線發的電報,這下總算是堅定了參謀本部停止攻擊的決心。阿柴求的袁壽山兵團大部已經過河,可以開始進攻鄂木斯克的軍事行動。但最後攻擊行動卻延遲了兩天,因為大火整整燒了七天。
行動有效的,俄軍在鄂木斯克的中心陣地算是完蛋了,這場大火讓俄軍直接損失六萬餘兵力,雖然大部都是燒傷和熏倒,但失去戰鬥力是勿容質疑的。除此外糧食彈藥的損失無法計數,這讓剩下的三十四萬俄軍連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成了問題。幸運的,鄂木斯克不同於海參崴那麵積有限的城市,寬廣的地域有足夠的縱深梯度安排兵力和物資,不然這裏將成為第二個海參崴。
但中國看似狂暴的攻擊行動,卻引起了參謀本部中眾多實習參謀的擔心。因為麵對如此狂暴攻擊卻無力反製,最好的辦法就是全線撤退,但此時的俄軍已經退無可退。從軍事上說,阿斯坦納和鄂木斯克是扼守中國軍隊向西推進的重要據點,因為俄軍指揮失誤丟掉了阿斯坦納,南線的大門已經被中國軍隊打開,這時再丟掉鄂木斯克,中國軍隊則可以全麵四下出擊,俄國至是更是防無可防。從政治上說鄂木斯克也絕對不能丟掉,中俄交戰無論海陸,俄國至今一敗再敗,尼古拉二世急需一場勝利來平息國內此起彼伏的革命。所有的條件都一再表明鄂木斯克的重要性,既然撤不下去也守不住,那最後的辦法就是孤注一擲的全麵進攻。既然在轟炸中損失再慘重,俄軍總還能集結起超過二十萬的有效進攻兵力,而河對麵的中國軍隊僅有五萬餘人――
關於這點,就連正在實習甚至還沒有完全從軍校畢業的學員參謀都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們不認為阿列克塞耶夫這位老將軍看不到這點。
“你們忘記分析此時的俄軍心理。”參謀本部戰略分析會議上,參謀總長王士珍為這些實習參謀們上課:“有表麵情況上看的確如此,一但俄軍全線發動渡河強攻,梁將軍未必能頂的住。但這些情況俄軍知道嗎?即使知道他們真敢反攻嗎?別忘了前期交戰我軍以快速突擊可是把俄軍打怕了,萬一這正是中國人想勾引俄國離開陣地好故計重施的計謀怎麼辦?那時已經離開堅固陣地在平原上的俄軍再被中國人突擊怎麼辦?背後可是一條沒有橋梁的大河,如果中國人又來一次突襲,一但沒頂住那隻能跳河了。”
參謀本部裏就是這樣,真實的戰爭才是最好學習的地方。所以指揮戰爭和培養新人總是同時進行,讓這些新來的參謀們去模仿對方指揮官來考慮戰爭,一麵可以培養未來的將軍們的指揮能力,同時也能很好的對目前的戰略思想進行有效的補充。其實遠在鄂木斯克的阿列克塞耶夫也是這麼想的,雖然他有把握拚著巨大的損失強渡額爾濟斯河,但他同樣沒有把握能頂的住中國的再次突擊,阿列克塞耶夫想的南下去進攻正在渡河的中國第二集群。但駐守鄂木斯克的兵力少了,怕頂不住中國人的進攻。駐守的兵力多吧,又沒把握能正麵擊潰中國第二集群。此時的阿列克塞耶夫是相當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