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議事(1 / 3)

光緒單召見林啟兆也僅僅是問了問,大清銀行開辦進程。這樣做,隻是讓他身邊的人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林啟兆所管理的大清銀行對於這此帝黨成員的重要性,也突出光緒對林啟兆重視。很簡單的問話,到是讓這個身無功名的林啟兆有些感動。他聽說皇上知道李鴻章推薦的人是他,皇上立馬就點了頭,沒有一絲猶豫。一上來就拿著大清的國庫。做為錢莊出身的人,又是長年和洋人打交道的緣故,知道銀行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而從自己所見所聞來看,這大清銀行以歲入擔保,也就是說將會履行國家中央銀行之權責。如果真是如此,這等於是將大清的命脈交到他手中。而皇上對於他提出的各項議題,沒有反對隻有鼓勵。而且皇上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他聽,那就是:在不久的將來,大清銀行將開辦至每個省、府、縣,代國家收稅,為將來取消厘金火耗做準備,進而斬斷各地督撫的財政來源。要他為這個目標做準備。如此機密之事,這還是第一次見麵就說了出來。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如果有時間,光緒才不會做這種事。雖說林啟兆是個愛國商人,可愛國的方式有很多。誰知道他用的是哪種。愛國又不等於忠君,這個道理光緒還是明白的。

可是沒辦法,如果甲午輸了,再來一次百日維新。曆史不變的話,那他不就對不起蒼天讓他重活一次呀。所以光緒努力為中國盡可能的多打一些基礎,為日後抗戰多少能輕鬆一點吧。不過他也不是盲目的,老太太可在後頭盯著呢。隻能用後世對於這個時代的評價來判斷了。

見過林啟兆之後,光緒又馬不停蹄的召見另一群人,有李鴻章、林啟兆,還包括張騫。

“官督商辦,官督商辦。因為有了官督,商辦就不再是商辦。隻要和官督有點關係的人,都想著能進商辦,坐領幹薪,不勞而獲。“

“每支步槍的成本高達17.4兩,而向外國購買僅為10兩左右,如此大的差距。從目前統計的數據來看,朕大致算了一下。如果除去這些關係戶,每支步槍可減少4兩銀子。雖然還是比向國外購買還是要高,但是這說明還是有可以節約的地方。”

“工人的薪水是一般城市中苦力的4到8倍,洋員的薪金也有些偏高。大清國庫本來就緊巴巴的,還要在這養著一大堆閑人。”

“……”

“還有采購回扣的問題。”

“這不行,必須做出改變。朕隻在商辦,不要官督。大家可各抒己見,言者無罪。”

光緒在房中來回踱步,對於江南製造局的種種一連串的發言直斥其非。讓在場的李鴻章臉色發白。這次皇上視察北洋,所到之處聽到的都是抱怨。皇上對他的信任及依賴將會隨著這次視察如水東流。

“不能取消官督。”光緒沒有想到第一個反對的竟會是林啟兆。

“皇上,江南製造局不同於一般工廠,這可牽連著許多官員,一但皇上強行推行商辦,這此官員可就與皇上離心離德了。這樣一來,以後皇上在江南推行新政必然阻礙重重。”

林啟兆說的沒錯,但總要做點什麼吧:“還有什麼看法,都說說看。這種局麵必須要有改觀。”從改變到改觀,光緒已經調低了期望。

“……”

“沒人說嗎?難道沒有一點辦法嗎?李鴻章,你作為直接的最高管理層,你說說看。”

李鴻章想起皇上每次召見他時總是推心至腹,這次皇上視察的結果卻是如此。這時的李鴻章想的是皇上對他的信任和倚重還有多少,而不是如何改善江南製造局的辦法。皇上這一問起,竟不知如何做答,結結巴巴的說:“臣……臣……”然後重重的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