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隨著東南二門的打開,徐元吉和牛鳳梧率著大隊清軍蜂擁入城,他們見人就砍,一時間街邊巷裏到處都是倒下的屍骸。此時侯峒曾正在東門的城樓上,其子侯玄演和侯玄潔見城牆兩邊盡是清軍,城牆上的守城鄉兵在內外清軍的攻擊下不斷倒地,急忙對著父親呼道:“現今事已危殆,速請父親隨孩兒殺出重圍!”

侯峒曾奮力掙脫侯玄演,厲聲說道:“為父今日殉國乃天意也!你等速速殺出嘉定,代為父孝奉祖母,你等若不即去,為父這就跳下城牆,死在你等麵前!”

侯玄演和侯玄潔見父親如此這般,隻得率著殘兵,拚著死命向城下殺去,但剛到城下,即被大股清軍圍住,可憐侯氏兄弟和一班鄉兵全都死於非命。

看得自己的兩個兒子就在數十丈外倒地殉命,侯峒曾心如刀絞地大叫道:“蒼天無眼!我侯峒曾有死而已,奈何枉送一城百姓性命!”說罷,翻過箭垛,縱身從城牆上跳下。

鎮守西門的黃淳耀和黃淵耀見清軍從城內向著這邊如潮殺來,知道大勢已去,連忙躍馬向西林庵而去。兩人來到庵前下馬,黃淳耀見法師無等和一班僧人仍在大殿內事佛,乃入殿疾呼道:“清軍即刻就到,請方丈帶著眾人速速離開,我等兄弟在此與各位辭別了!”說罷找來紙筆,就在佛前香案上疾書——

遺臣黃淳耀於弘光元年七月初四自裁於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寇氛複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

待寫完時,見黃淵耀已自縊於梁上,遂結帶於梁,也上吊於其弟身邊。

駐守在嘉定城內的義師其他首領朱長、馬元調、龔用元、龔用廣等,或被殺,或自刎,或投水,皆在城破之時罹難。

接近晌午時分,嘉定城內各處的義軍已被各路清軍肅清,隻剩下驚恐萬狀的老幼婦孺。那李成棟進得城來,就隻奔縣衙大堂坐下,同時下令屠城。

李成棟的部下接到屠城令後,頓時蜂擁而出,到處亂竄,逢人就殺,見財就搶,若遇見姿色不錯的婦人就擄去奸淫,一時間,整個嘉定城內到處屍身狼藉,血流成河。

那孟文全見滿城百姓遭此塗炭,心下十分不忍,急忙策馬來到縣衙,剛要進門,就被牛鳳梧攔住道:“大帥曉得先生要來,令俺在此攔住先生。若先生進去,俺老牛會被大帥砍了腦殼,還望先生體諒。”說完,他拍了拍孟文全的肩膀,小聲道,“你可找元胤,那小子正在南門,可千萬不要說是俺老牛的主意。”

待孟文全找到元胤時,見元胤正率著熊慶和熊喜在那裏製止著兵士們的屠戮和掠搶,雖是起了些作用,但一些兵士們在離開了他們的視線後,又開始了暴行。

“我想見你父帥,可他不肯見我。孟某實在不忍看見百姓慘狀!”孟文全拉著元胤的手說道,“你可向你父帥傳話,若是不能即刻停止殺戮百姓,孟某當掛冠而去!”

“孟叔千萬不要錯怪了父帥。”元胤說著,揮手讓熊慶和熊喜等一班親兵退到了一邊,小聲對孟文全說道,“父帥原想破城之後,將侯峒曾、黃淳耀幾個賊首問斬之後就出榜安民。因為父帥認為,即便是二叔的死,也隻是幾個首惡之為。無奈昨日博洛貝勒令到,令父帥在城破後行揚州之事,否則軍法從事。父帥隻得下令屠城,同時令我暗中製止,能救多少是多少。”

“唉!孟某這點確是不知。”孟文全知道,嘉定的百姓是在劫難逃了。

“孟叔萬不可將此事說與他人。父帥曾叮囑小侄,此事隻能讓孟叔知曉,其他將領,即使是牛鳳梧和陳甲也不能告知,他們若是酒後亂說,就會惹出天大事端。”

“想不到大帥竟是如此苦心!”此時孟文全覺得倒是自己有些唐突了。

嘉定城被攻下數日後,清廷就傳下聖旨,將李成棟擢升為江南提督以示嘉許,其他有功將領也各有升遷和封賞,一時之間,李成棟的大營內,到處是喝酒慶賀的將士。

那牛鳳梧因為升為署理總兵官,也被一班部下拉去喝酒。酒肉正酣之際,突然有小校來報,說是駐防嘉定城內的姚成所率的人馬被一股明軍偷襲,死傷多人,李成棟為此非常震怒,令牛鳳梧速速帶隊前往城內剿滅這股明軍。

“他娘的,竟敢壞了老子的興致!”牛鳳梧聞得李成棟的將令,也不敢有絲毫怠慢,罵罵咧咧地將酒碗一推,站起身來,朝著瞪著眼睛發愣的那些部下吼道,“還不跟老子滾起個?快給老子點起人馬,殺往嘉定!若是因你等耽誤造成姚成有失,老子定然砍下你等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