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陪老伴放風箏(1 / 1)

情感

作者:戚興林

年過半百,閑來無事,常跟老伴出去散步,打發寂寞的晚年。日前,在街頭菜市口路邊的地攤上,看到五光十色的各類風箏有售,我立馬挑了隻紅色的紙蝴蝶風箏,而老伴翻了半天,也沒挑上一隻她中意的風箏。我衝她發脾氣:“多幾位像你這樣的顧客,人家還做不做生意?”老伴被激怒了,她也沒好氣地衝我:“你好,你好,人老心花,一眼就看中了鴛鴦蝴蝶!”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引來許多經過的“菜籃族”看熱鬧。這一吵倒也好,反幫攤主做了廣告,許多人爭著購買他的風箏。那攤主樂嗬嗬地拿起一隻綠色的鴛鴦蝴蝶塞到老伴手上:“老人家,這隻蝴蝶風箏,正好跟你丈夫的合成一對,大吉大利,白頭偕老,就算送你了。兩隻風箏,我隻收一隻的錢,6元。”老伴驚愕地看了看攤主,又回頭看了看我,高興地笑了。

回家後,她從衣櫃裏翻出一捆珍藏了多年的絲線,分給我一半。午飯後,我們將風箏拴好線繩,來到門前的那片開闊地上。經過一個冬天雪和雨的洗禮,田野裏格外爽朗。陽光在頭頂上高照,暖洋洋的;天空,湛藍湛藍的,更顯空曠高遠;雲朵兒,雪白雪白的,像一團團棉絮;幾隻灰鴿,亮開羽翅,在空中競翔著;河畔,稀疏的柳枝,隨小風輕拂著,開始爆芽兒了;農田裏,大片大片的麥苗兒,由於吸足了肥料和水分,綠油油的,一個勁兒地往上長……啊,春天的腳步,就這樣又悄悄地向人們走來!新春伊始,各人心態可不一樣,兒童們在盼望著一天天長大、長高;青年們在盼望著新的前程、收獲;老年人在追求著新的快樂和幸福……

我舉著風箏,老伴拉著線,我高喊一聲:“跑!”那隻綠色風箏,在春風中搖擺了兩下,便冉冉地升空了。這回該輪到她協助我了。於是,老伴將她的風箏線繩拴牢在一棵樹幹上,舉起我的紅色風箏,隨我助跑了幾步,輕輕地一鬆手,我的風箏也升空了。隨著雙方線繩的不斷收放,兩隻鴛鴦蝴蝶,便翱翔在藍天白雲之間,一左一右,齊頭並進,我倆樂不可支。引得過往的行人紛紛駐足,嘖嘖讚許:“看,這對鴛鴦蝴蝶多麼自在、多麼幸福啊!”我也從老伴的臉上,汝懂了什麼叫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看著老伴的笑臉,不由得勾起了我對於放風箏的回憶。記得少年時,玩的東西並不多,在長輩們的幫助下,幾個小夥伴們經通力合作,不要半天,就紮好了幾隻紙風箏。我們幾個邊放風箏邊偷農家田裏的豆莢,吃得滿嘴都是青,笑個前俯後仰。居然使一個個無聊的禮拜天變得有滋有味。青年時,我服役去了海南島,為發動盤踞在金門、馬祖、一江山島等島嶼上的蔣軍官兵策反回國,我們便利用空閑紮了數千隻風箏放飛於上述諸島,並在風箏上題寫策反標語,喚醒了眾多蔣軍官兵駕機、駕艇飛(駛)回大陸(沿海)。慶功會上,我們高舉軍旗,載歌載舞,激動得通宵無人入眠。老年時,常和老伴逛逛商店、散散步;邀約老年朋友打打門球、釣釣魚、放放風箏,不但鍛煉了身體、休養了心性,還結識了許多老年朋友,受益匪淺,老年生活過得多彩多姿。

哦,人老了,這是自然規律,但並不可悲。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一個人的心態——我想,人有了這份心態,內心一定永遠會感到年輕、快樂和幸福的。

放風箏的益處

中國有句古話:“鳶者長壽”。意思就是說,經常放風箏的人壽命長。製作一隻絢麗多彩、新穎別致的風箏也是一種創造。當人們眺望自己的作品搖曳在萬裏晴空時,會變得專注,感覺欣慰與恬靜,這些精神狀態強化了高級神經活動的調節功能,促進了機體組織、髒器生理功能的調整和健全。雙目凝視於藍天白雲之上的飛鳶,榮辱皆忘,雜念俱無,這與保健氣功的作用異曲同工。

在風和日麗的大自然中放風箏是最好的目光浴、空氣浴。跑跑停停的肢體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此外,放風箏的群體性很強。箏友相聚,妙語連珠,破悶解難,精神愉快。“笑一笑,十年少”,也是鳶者長壽的重要因素。

放風箏的最佳時間

人們說春天最適合放風箏,因為放風箏需要不大不小的風,而且春天不會很冷也不會很熱。在放風箏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陰天,因為光線太暗和視覺的集中會導致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