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婁依興
寧靜與平靜
我更喜歡寧靜曠野,樂意與可靠的朋友交往。我所喜歡的是一個靜謐的天地,在那裏可以把生命彙入靜靜的溪流,而沒有對抗。有人問我,什麼能帶來幸福,我會告訴他,那就是寧靜環境中心靈的平靜。
執著
執著大多用為褒義詞,指意誌力堅強、百折不撓。而佛家卻有破執之說,孺家亦是反執主張中庸。從健康角度看,我認為平衡乃健康之本,執著乃百病之根。執著傷心,心主神明,神不明則體不安。人常做夢,夢到痛苦還會淚流濕枕,醒來卻什麼都不是,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何必執著。
寬容
寬容,本質就是容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偏好的人是否能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組織者的寬容。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寬容。學會了寬容,保持開放的心態,就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紮實。
弱點和缺陷
人皆有弱點,有弱點才是真正的人性。那種自己認為沒有弱點的人,一定是淺薄的。那種眾人認為沒有弱點的人,多半是虛偽的人。人生皆有缺陷,有缺陷才是真正的人生。那種看不見人生缺陷的人,大多是幼稚的、麻木的、自欺的。好像是餘秋雨先生說過:有遺憾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大概可以這樣理解吧!
善的展示
把善的一麵展示給他人,而不是把強的一麵展示給他人。自古以來,就有“真人不露相”的說法,“真水無香”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把善的一麵展示給他人,並不等於自己不強。善者可能不是強者,但強者應當是一個善者。人無善心,可能贏得一時強勢,但終如強弩之末,缺乏後勁。善展示的是一種力量,一種原則。把善的一麵展示給他^的過程,是一個加強修煉的過程。把善的一麵展示給他人,這種願望,是素質的展示、成功的至要。
心如明鏡
莊子曰:聖人之用心,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就是說,一個人的心對外界的感知,應該像鏡子一樣,一個東西到鏡子前,鏡子自然就“照到”它,但照到之前鏡子並不會提前做些什麼“歡迎”,東西挪開後,鏡子也不會去“送”。一個人若心如明鏡,對各種事情並無“迎來送往”,則真就“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了。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到了耳順之年,更明白一個道理:局限性,是人類這個物種永遠不能超越的自然宿命。所以,看到別人的長處,不要輕易忽略;比別人的短處,不要自覺優越。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牢記於心,才能規避人性的弱點和智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