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了。”馬宏冷冷的確定。

“應該還有其它入口,隻是這裏是最大的而已。”丹增有地下暗河勘探經驗,看過附近地勢後,又結合自身對周邊環境了解,分析出原因來。

“看來我們要走很長一截路了。”班布朗用手電觀察了一下,發現裏麵人能行走,但目力所及都是淺淺的小溪,所帶的設備根本派不上用。

暗河入口的洞道有近二米寬,高度在一米五左右。小溪進入後,將地麵衝刷出一條二十厘米深的溝渠,水質很清也很冷,還帶著雪山的寒氣,使得洞中透出絲絲陰森。眾人背著行李在外行走還沒感覺,等到裏麵後才發覺問題,人根本無法直起腰來,才走出二三十米,就已經累得喘不過氣。

“不行,再走下去我這腰就完蛋了!”邵曉彬已經不是抱怨。

“看來宋先生的夢也有不準的時候。”班布朗也是感覺腰快要斷,放下行李也隻能彎著腰說話。

“其實他的夢是被簡化了,更多的隻是指引,所以暗河肯定是有的,隻是還需要走上一段才能看到。”馬宏並非想解釋,而是說明事實。

“還是想個辦法吧!”老馮雖然不能分擔行李,但看著眾人勞累也過意不去。

“可惜水麵太窄,忍忍吧!”馬宏也想不出好辦法,有時最原始的勞動力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走走停停,二小時後眾人才走了不到二百米。

“今晚就先在這兒休息,等會我去查控一下路程,總感覺不對勁。”馬宏發現一路走來,整個洞道都很平坦,這也是水流緩慢的原因。問題是如果這樣走下去誰知道還會要走多遠,就是他自己一路走下來也已經累到腰酸背痛,而這樣的情況已經有好多年不曾出現。

安頓好眾人後,馬宏孤身一人朝洞裏走去。走出快一百米,他終於停下來,因為七拐八彎後眼前的情況赫然一變。

恍若從羊腸小道上了雙向八車道的高等公路,從窄小的洞道出來,一條通向下方的平坦坡道就出現眼前,坡道有三米來高,寬度達到六七米。而且從四周參差不齊的石壁上還不停滲出水來,在坡道上形成湍急的水流。

馬宏沒有急著回去,而是決定繼續往下走,他已經感覺到離暗河不遠了。

雖然洞道為坡地,但行走的速度也無法加快,常年被流水浸潤,地麵上的岩石異常光滑,踩在上麵得費力才能保持好平衡。

馬宏所幸蹲下,用手反複觸摸,終於他露出笑容。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因地製宜,而馬宏則更是這方麵的行家。他沒心思再繼續往下走,而是一塊岩石上留下根紅外探測器,純屬出處習慣的行為。

(昨晚本來想寫一章的,可寫到一半就睡著了,沒辦法,實在太累。今晚爭取還能補一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