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壓力荷爾蒙也是導火索(3)(2 / 3)

男人這種應對壓力的辦法很容易讓女人認為他並不在乎自己,盡管兩個人同處一室中,但是女人卻感覺對方和自己有種咫尺天涯的感覺。這種誤解會一直持續到男人將問題解決、壓力消除,否則兩人的關係會一直處於僵局之中。在這種僵局裏,受傷害的不僅僅是女人,男人也會因為女人無法理解自己、不讓自己獨處而受到巨大的傷害,從而使得爭吵變得更容易發生。

男人在壓力麵前的反應更趨於個體化,在壓力來臨時,他們總是過於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孤獨與沉默,而不像女人那樣不知所措、渴望傾訴與更加情緒化,這是男人與女人的最基本不同,也是導致兩性關係惡化的最基本原因。男人一向被稱為“社會脊梁”,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與所擔負的責任是女人所無法想象的,所以女人根本不明白男人在壓力麵前的沉默代表著力量的積蓄。如果女人能夠試著去體諒一下男人的話,相信重負之下的男人會更快地擺脫壓力,更好地麵對愛情與生活。

安全感是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在進行社會生活時感覺到自己是有保障、有可以信賴的人,不對外界的事物害怕的一種感覺。有人說,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也有人說,安全感是來自於自己所在乎的人的表現。其實,安全感來自於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麵。

相對於堅強的男人來說,脆弱的女人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很多女人都相信,安全感來自於男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心理變化,都有可能會導致女人安全感的缺失。在社會競爭壓力逐漸呈現出白熱化的今天,女人的安全感在日益增大的壓力之下越來越少。

女人的安全感嚴重缺失

女人對於安全感的要求非常低,她們隻是希望身邊的男人可以更加體貼自己,不讓自己受委屈或受他人的欺負,在自己難過的時候,男人可以陪在自己身邊;在男人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在第一時間裏讓自己見到他,使她感覺到如果自己離開了男人,男人就等於失去了全世界……女人的安全感全部來自於男人的各種表現,這是由於女人無法從自我行動中感受到安全而導致的,女人比男人更為敏感,所以她們也更多地感受到不安全的感覺,而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並非空穴來風。

小琳在大學畢業之後便和男朋友結婚了,之後不久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愛情結晶。由於丈夫家的經濟條件非常好,並不需要小琳出去工作,而為了使寶寶可以有個更好的生長環境,小琳也決定自己親自帶孩子。

在起初的幾年,這種相夫教子的生活使得小琳非常滿足,她感覺自己會這樣陪著丈夫一直到老。但是慢慢的,她發現在丈夫不再像從前那麼在乎自己了。他通常一回到家裏就坐在電腦麵前玩遊戲,而且還對一邊在家務與孩子之間忙得團團轉的小琳視若無睹。有時候,小琳感覺他心裏有事,便出言詢問,但是丈夫卻以各種理由搪塞她。丈夫對自己的日益冷淡使得小琳非常痛苦,她每天在空蕩蕩的房子裏看著孩子的時候,總是胡思亂想,甚至以為丈夫有可能在外麵又找了一個女人,但是在對丈夫進行了幾次“突擊檢查”之後,小琳卻什麼都沒有發現小琳的這種表現使得丈夫對她的反感增添了幾分,而小琳在這種環境中變得越來越痛苦,她總感覺自己有可能什麼都失去。

相對於男人來說,女人的直覺更為發達,使得她們更加敏感,會做到“未雨綢繆”。女人更在乎感情,她們追求愛情的天長地久,在走入婚姻之後,她們會對有可能導致愛情死亡的各種變故產生警覺。但是男人卻更在乎感官與理性的決定,一旦確定下來,他們就不再用心,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

女性對於丈夫的猜疑自古以來就是各個文學家筆下的最好材料,而這種猜疑其實源自於曆史經濟地位。中國的傳統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已是定勢,雖然現代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職業女性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很多女人眼中,男人還是女人一生的保障。再加上很多如同小琳一樣的家庭婦女將丈夫作為自己的經濟來源來看待,這使得女性更為看重婚姻與愛情的安全感。但是人們的心理非常奇怪:當我們對一樣事物越是重視的時候,我們的不安全感就會成倍增加,而婚姻中的女性就是如此。

情感中,女性一般都非常自卑,她們習慣於讓自己依靠著男人,並讓自己成為男人生活的附屬品,而非將兩人的感情看作是人生的某一部分。社會這個大環境日益縱容男人,現代社會第三者插足的現象如此普遍,使得男人的外遇成倍增加。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某些地區甚至會將有第三者視為男人有能耐的表現,並且以此為榮。這種從眾心理與炫耀心理使得更多的男人加入了違反社會道德的隊伍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