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援疆醫生張莉亞:決不辜負那份生命的信任1(1 / 1)

初做醫生,她便把病人當作自己的家人,有著超乎年齡的鎮靜和從容;援助新疆,麵對子宮炸裂的危重病患,她挽救生命於千鈞一發;行醫20餘載,她一次次勇敢擔當,致力於以新技術將病人痛苦降至最小……她是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張莉亞,她說:“病人把生命交到我手中,這份信任是對醫生最大的褒獎,我不敢辜負,唯有竭盡全力……”

備受鼓舞,

病人的信任讓我迅速成長

張莉亞從小是在醫院中長大的。她的父親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外科專業,母親畢業於蕪湖中醫學院,那時父母響應號召,最優秀的畢業生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雙雙來到安慶太湖縣醫院。1970年11月,張莉亞出生了。從她記事起,印象中父母總是在醫院忙碌到很晚,乖巧的張莉亞便常常和父母一起待在醫院。在那裏,張莉亞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也從心底裏喜歡上了這個充滿消毒水味道的地方。

上學後,張莉亞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體育也非常好。臨近高考時,老師推薦張莉亞考華東師範大學體育研究係,但父親堅持讓女兒學醫。張莉亞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她覺得,如果能像父親一樣幫助很多人,那多好。

1993年,張莉亞以“安徽省雙優畢業生”的身份,從安徽醫科大學畢業,分配到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與張莉亞一同分配到蕪湖二院的,還有她的大學同學兼男朋友張正君。

這時,張莉亞的父母也已調動到蕪湖工作,而張莉亞母親的身體已大不如前,甚至連自己洗澡都無能為力了。本打算考研深造的張莉亞為了母親,放棄了繼續學習的想法,進入蕪湖二院婦產科工作。從此,她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工作崗位。

22歲的張莉亞正式上班後,表現出超乎年齡的成熟和鎮定,這也讓病人對她的信任度增加了許多。就連一些老醫生也會問張莉亞:“你是怎麼做到如此沉著老練的?”其實,這對於張莉亞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從小她就受父親的影響,看著父親把每一個病人當作家人一樣對待,病人與父親的關係也非常好,很多老病人還常來家裏找父親聊天。張莉亞也如父親一樣把病人看作家人,自然就能心無旁駑沉著應對,全心為病人著想。

婦產科的工作又忙又累,而張莉亞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工作節奏。剛開始,很多臨床的實際操作她都很生疏,但她並不著急,因為她知道,做醫生是個不斷積累的長期過程。白天,她跟在老醫生身旁在手術現場用心觀察;勞累一天晚上回去後,她立刻打開筆記和書本,反複鑽研。

張莉亞工作不久,跟隨主任醫生查房時遇到一位病人,這名病人婚後多年不孕,好不容易懷孕卻遭遇流產需要手術清宮。張莉亞再次查房時,這名病人告訴她自己準備好手術了,張莉亞說:“好,我幫你找主任安排手術時間。”誰知,這名病人說:“不用找主任。這段時間我天天看到你,你對病人認真負責,就請你給我做手術吧。”張莉亞非常清楚,這次手術的成敗關係到病人今後能否再懷孕,麵對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張莉亞答應了。手術後3個月,這名病人再次懷孕,張莉亞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1996年12月,醫院來了一名情況危急的病人急需剖腹產,主任不能立刻趕到,如果不等主任,還可以由張莉亞進行手術,而此前,張莉亞從未做過剖腹產手術。跟病人解釋清楚後,病人毅然選擇張莉亞做手術。就這樣,張莉亞沉著走上手術台,進行了自己的第一台剖腹產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至今,這名病人逢年過節都要來看望張莉亞,其親戚朋友生小孩也都來找張莉亞。對於張莉亞來說,病人的信任給予了她莫大的力量,她被這種信任的氛圍不斷感動著,鼓舞著,迅速地成長起來。

1997年,張莉亞與張正君結婚,婚後1年,他們的兒子張宏鳴出生了。知道張莉亞工作忙,張宏鳴的爺爺提前退休照顧孫子,張莉亞產假一結束就全麵恢複了工作。她幾乎沒有休假,也從來沒有長時間陪伴過孩子。孩子生病她沒空照顧,孩子發燒她也沒有時間帶去醫院,隻有晚上回到家,看著熟睡的孩子吊完水的針眼,默默心疼。

張宏鳴上幼兒園後,有一次重要的彙報演出,表演《種太陽》,兒子跳舞,張莉亞要站在兒子身後負責舉太陽形狀的紙板。從來沒有陪兒子參加過活動的張莉亞答應,一定準時參加。然而表演當天,有一台並非張莉亞操刀的手術不順利,張莉亞被主任臨時喊上了手術台。等到手術完成,張莉亞攔了一輛摩托車匆忙趕到幼兒園時,表演已經結束了。老師告訴張莉亞:“張宏鳴沒有表演,他說媽媽不來就不上台。”張莉亞趕緊想要安慰兒子,兒子卻根本不理她,她的眼淚刷地就流了下來。從此以後,張宏鳴的任何活動都不再讓媽媽參加,因為幼小的他覺得,媽媽來不了。每當這時,張莉亞都忍不住掉淚,她在心裏默默地說:“媽媽沒有趕到,但媽媽挽救了另一個媽媽和寶寶的生命。希望你能慢慢理解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