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產業布局方麵,延伸報業產業鏈條,推動跨地區、跨行業和跨媒體運營,著力培育戶外廣告、品牌代理、教育培訓、文化旅遊等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黨報文化產業新陣地。尚德文化傳媒公司大力開發中北巴士、汽運公司、濉溪電視台以及全市出租車車體等平媒以外的廣告業務,實現經營創收1200萬元、純利潤200萬元的發展目標。企業信息服務平台“淮北企業網”建設啟動迅速,先期入駐企業超過 350家;全市首家電商平台“淮北街·網上商城”成功上線,短期內即進入平穩運行狀態。
強基固本凝魂聚氣,綜合保障取得新進步
2014年,淮北日報社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主線,引育並舉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真抓實幹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運行機製不斷優化,綜合保障效益凸顯。
報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一年來,淮北日報社牢牢抓住人才隊伍建設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三個環節,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順利完成了第五輪競聘上崗和雙向選擇工作,26名員工走上中層管理崗位。建立中層幹部輪崗交流機製,開展大練兵活動,麵向全國公開招考12名專業技術人員,為報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出版每月一期的《閱評簡報》,每日召開評報會對當日稿件進行評議,調整優化月度好新聞評選標準,舉辦12期“周末大講堂”,邀請來自國家行政學院、廣州報業集團大洋網、濟南報業集團舜網、安徽報業集團新安晚報等傳媒領域的知名學者、業界精英來淮傳經送寶,幹部員工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報社以持續全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紮紮實實改進工作作風,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做到真學真查真改。積極改進新聞宣傳,出台《關於改進新聞報道工作的意見》,明確具體工作要求,壓縮報道數量和字數,市領導會議活動報道數量同比下降23%。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實行定點加油、定點維修製度,車輛運行經費同比下降20%。推行檔案工作規範化,創建電子檔案760份,保證了檔案查閱的方便快捷。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製度和財務管理製度,不搞相互走訪、宴請等各種節日活動,公務接待數量同比減少40%,費用同比下降42.3 %,嚴肅認真地落實了中央“八項規定”。
砥礪前行,滿載收獲。
2014年,是新聞宣傳發聲有力的一年。報社認真履行市委機關報職能,做大做強正麵宣傳,正確有力引導輿論,管好用活各類媒體,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這一年,是多元經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報社堅持“以報為主,多元經營”,全力鞏固廣告發行主業,重點培育壯大非報產業,文化產業集聚抱團發展,全年主業經營收入首次突破3000萬元大關,產業興社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這一年,是媒體融合跨越發展的一年。報社全麵落實中央發展新興媒體、推進媒體融合的一係列新舉措,加強新媒體平台建設,探索媒體融合新路徑,媒體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被省委宣傳部評定為“傳統出版轉型示範單位”。
這一年,是收獲豐碩成果的一年。憑借在創新發展、網站建設、內部管理等方麵取得的突出業績,報社先後榮獲“金長城傳媒獎·中國十大創新力地市黨報”、中國地市新聞網站聯盟“2014年度最具創新力品牌地市新聞網站”和中國地市報研究會“中國地市報管理創新十強”等榮譽稱號。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2015年,是全麵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淮北日報社的“媒體融合發展年”和“質量效益提升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淮北日報社全體幹部職工將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統領,進一步理清思路、增強信心、鼓足幹勁,確保辦報質量、媒體融合、多元經營、隊伍建設躍居全省地市報業發展第一方陣,努力打造一流地市主流媒體,為推進城市轉型、建設精致淮北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