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贏得幸福的情感(9)(3 / 3)

(4)他們彼此開誠布公

幸福結合的夫妻要比其他人對配偶更敞開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訴說想法、感覺、希望和要求,同時還有病情、生氣。思念和尷尬或者痛苦經曆的回憶。

(5)他們互相支持

幸福的夫妻在對方生病、遇到問題和危機時都會守在對方身旁。他們相互保護和照顧。

(6)他們通過禮物表達愛情

幸福的夫妻常常因為普通的理由互贈禮物,或者常為對方幹一部分工作。這些禮物的價值不是主要的,唯一目的是能為對方帶來快樂。獎賞是幸福的表達或臉上的滿足。

(7)他們接受合理要求也容忍缺點

每對幸福的夫妻中都存在著合理要求和缺點。雙方都清楚對方好的一麵可以更多地彌補差的一麵。雙方都更喜歡積極的反應,而不是消極地讓過分繁忙影響相互間的感情。這並不是說不要請對方改變一定的行為方式。但他們不會過高地估計困難。

(8)他們為二人世界擠出時間

在重要事情的排序中,呆在一起是非常靠前的。他們知道愛情需要集中精力和時間,不樂意使他們分開的事情入侵。

心理專家認為,夫妻呆在一起的時間最受限製的不是工作,而是被稱之為“社會責任”的東西。所以,婚後的愛情要保鮮,夫妻倆最好多呆在一起,多相處。

6.婚姻需要各種理由

相愛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結婚卻需要。在一個契約化的社會,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和另一個人締結一生的盟約,一定是有某種或多種強烈的動機在裏麵的。愛是最自然的理由,但也不能忽視家庭上、安全上、友情上的考慮。

婚姻的最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近乎免費地為你提供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包括人格上的安全感和經濟上的安全感。對安全感的追求,男女概莫能外。除了強大的愛情膠力和一時的衝動之外,似乎很少有哪個男人真的敢娶花心無限的女人,也少見哪個女人會充滿自信地嫁給朝不保夕的男人。

尤其是在一個轉型的充滿變數的社會背景下,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更是許多人決定結婚和決定與誰結婚的主要考慮。

在社會保障體係尚不健全的階段,高收入階層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在市場經濟有序化之後,人們會對社會保障因素有更多的考慮。

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人們會傾向於選擇一個職業在社會保障範圍之內的人,因為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當一個人年輕、健康時,他有足夠的本錢靠自己吃飯,追求高收入和成就感,而對社會保障的要求和考慮較少。但他或她的配偶卻不會永遠這樣看,有序後的社會和逐漸成熟的自我也不允許他隻考慮自己、隻考慮今天。他需要為明天,為伴侶,為下一代,為不再年輕和效率逐漸遞減的自己考慮並做些現實的鋪墊。

規模經濟是婚姻的一個重要考慮,如果不能比以前過得更好,1+1不能大於2,人們是很難下結婚的決心的。在美國,不滿18歲的人是很少見有結婚的,因為美國的社會保障法規定,未滿18歲的人一旦結婚,就將自動失去社會保障津貼,而一個未成年人沒有這筆津貼,生活會變得非常困難。

在美國同居也是有風險的。如果隻是同居,則對方將沒有資格獲得社會保障津貼,而這些津貼在遇到死亡、傷殘、患病時非常重要,特別是需要撫養子女時,沒有法律上的婚姻關係可能會遇到嚴重的經濟困難。同居是不經濟的,年齡越大,人們越不傾向於同居。

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你會因為一個微笑愛上一個人,但你卻不會因為一個微笑愛她一輩子。在走向婚姻的過程中,許多現實的問題是難以回避的。一句話,愛情需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