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總讓人想到溫暖,丈夫的體貼就是妻子的陽光。
丈夫對妻子的體貼,可以是一個詢問,一聲叮嚀;一個眼神,一隻伸過來的手,總之,凡是能讓妻子感覺到溫暖的言語和行為,都是體貼。
體貼是融入在生活中的,不需要誓言,不在乎物質的豐富與否,隻要一顆真誠地牽係著對方的心。
體貼很簡單,不需要複雜的過程和周密的準備,丈夫隻要做一件很實際的小事,比如滿足她一個小小的願望,給她一個理解的眼神,和她談談心,都能表達對妻子的體貼。
體貼如春風一縷,輕輕拂過大地,所到之處一片生機盎然;
體貼像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身上,連冬眠的心都能察覺它的撫慰。
丈夫的體貼是對妻子最大的支持,一個能夠體貼妻子的丈夫才是好丈夫。
幸福,從滿足她的小願望開始
體貼是很實際的事,越實際的體貼,越能使妻子感覺到溫暖,丈夫們要了解這一點,女人雖然浪漫,但還不至於浪漫到無邊無際,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她們是很實際的,更關注眼前的生活,丈夫的體貼也要貼近生活,像前麵提到的替妻子做家務,還有下麵即將說到的——滿足她一個小小的願望,都是丈夫體貼妻子的好方式。
一個優秀的女孩,有眾多的仰慕者,她一時間無法作出選擇,於是她問那些仰慕者:“為了表達對我的愛,你們願意為我做什麼?”
第一個仰慕者回答:“我願意為你去爬最高的山。”
第二個仰慕者回答:“我願意為你去遊最深的海。”
第三個仰慕者說:“我會在花園裏種滿你喜歡的花和你喜歡吃的水果。”
結果,女孩選擇了第三個。
前兩個仰慕者那近似誓言的表白雖然豪邁,但高不可及,聽上去那麼虛無縹緲,幾乎沒有實現的一天,而第三個人的表白就很實際,他選擇做女孩喜歡的事,滿足她的願望,多數的妻子也和那個女孩一樣,希望得到丈夫近距離的體貼,希望丈夫能偶爾滿足她一個小小的願望,而不是聽丈夫遙遠的許諾。
我們都有實現願望的經曆,那是愉快而美妙的心靈體驗,為你愛的人,你的妻子實現一個小小的願望,你也會感到快樂,滿足妻子的小願望不會花費多少金錢和時間,卻可以表達你對她濃濃的情意,她的願望也許是陽台上的一盆花,一個有你陪伴的安靜而美麗的黃昏,一頓你們一起做的晚餐,好丈夫應該知道妻子正期待著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不妨婉轉地問問她,再去為她實現。
他是搞數學的,做任何事都像對待數學公式一樣,一板一眼,妻子是做音樂的,她的性格就像一串流動的音符,他們走到一起是受互補原則的影響,妻子喜歡他的“沉默是金”,他喜歡妻子的歡快明朗。
生活在他麵前就是一道數學公式,他每天都有周密的安排,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做每一件事,雖然妻子心血來潮時會給他製造些“意外”,但這些“意外”並沒有打亂他的生活計劃。
周末,妻子充滿期待地問他:“你有什麼安排?”
“有兩個講座,我得參加,你想做什麼?”他問。
“我想有什麼用,你的時間又不肯分給我。”妻子以前也常這樣抱怨,但這次,她落寞的眼神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做錯了。
參加完講座回來,一張音樂會的海報吸引了他,妻子很喜歡聽音樂會,怪不得她那天那麼失望呢,談戀愛時他們聽過兩次,後來由於太忙就再也沒聽過,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為妻子做得太少了。
買了兩張票,他興衝衝地回家,獻寶似的遞到妻子麵前:“下周的,我提前約你,不能爽約喲。”妻子興奮地擁抱了他,那些天,妻子特別開心,對他也格外的好。
什麼是幸福呢?這就是吧,自問自答之後,他開始留意妻子的下一個願望了。
妻子有時候就像個孩子,她抱著一個空盒子來到你麵前,等著你把為她實現的願望放進去,眼裏全是期待,你每放一次,她都會對自己說:看,他是愛我的,他對我多好,她擔心愛會疏遠,所以需要不斷地證明,丈夫每滿足她一個小小的願望,就是“你愛她、你在乎她”的憑證,是你在向她表明:我正跟隨著你的願望,和你肩並肩走在一起,而為了體察妻子的心意,丈夫會更關注妻子的生活,主動去了解她,這樣,夫妻間的交流又會進一步加深。
列一張單子,寫上妻子希望你為她做的事,隨時發現,隨時補充,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為她做一件事,持之以恒,你會看到生活的改觀,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體貼妻子的好丈夫。
細節之處見溫暖
細節往往能最直接,也最迅速地打動我們的內心,丈夫在體貼妻子的時候,絕對不能忽略細節,留意細節的好處在於,生活中的細節隨處可見,使丈夫有更多的機會體貼妻子;細節不需要什麼物質上的投入,接過妻子手裏的重物,為她披一件外衣,這些細微處的關懷,雖然不能激起激動的情感,卻可以於內心深處滋生溫暖的感覺,默默浸潤心田,就像春夜的雨滴,潤物細無聲,同樣地,細節上的不小心也有可能給一段感情造成致命的傷害。
他和她是大學同學,他來自偏遠的農村,她來自繁華的都市,他的父親是農民,她的父親是經理,除了這些,沒有人不說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在她家人的極力反對下,他們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
他是定向分配的考生,畢業隻能回到預定的單位,她放棄了父親替自己安排的優越的工作,隨他回到那座小縣城,他在局裏做小職員,她在中學教書,過著艱辛而又平靜的生活,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這樣的愛情不亞於好萊塢的“經典。”
那天很冷,她拖著重感冒的身體,在學校給學生補課,她給他打過電話,讓他早點回家做飯,可當她又累又餓地回到家時,他不在,屋子裏冷鍋冷灶,沒有一絲生氣,她剛要起身做飯,他回來了,她問他去哪兒了,他說,因為她不能回來做飯,他就出去吃了,她很傷心:你就不能幫我做次飯嗎?
她含著滿眶的淚水走進了臥室,走過茶幾時,裙腳刮落了茶幾上的花瓶,花瓶掉在地上,碎了,半年後,她離開了縣城,回到了繁華的都市,對這段感情再沒有留戀。
這便是婚姻,堅強而又脆弱,如同漂亮的花瓶,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可以經受得住歲月的風化,但是隻要輕輕一碰,掉在地上,就可能會變成無數的碎片。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故事:他們在一起戰勝了誘惑,戰勝了貧困,最後卻在這樣一件小事前倒下,所以丈夫一定要在婚姻生活中注意,不要讓某一細節的不注意傷害到自己的妻子。
有位女作家在被問到為什麼嫁給她的丈夫時說:“那天我去他家裏,看到他正給年邁的奶奶洗腳,那時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他的妻子。”很多人都不理解,就這樣草率地為自己作決定嗎?但是她說:“看人要看細節,細節最重要。”這後五個字真有分量,婚姻生活轟轟烈烈的畢竟少之又少,細節才是最真實的,女人的敏感、細膩使她們更在意細節,要想成為一個好丈夫,就不能忽略細節,在細節處使妻子感覺到溫暖。
那天清晨,妻子剛揉開惺忪的睡眼,居然發現半夜加班的丈夫還沒有回來,她驚惶地大叫,真怕有意外的事情發生,沒想到丈夫就在隔壁客廳,聽到喊聲匆匆趕來,他解釋說,昨夜加班到淩晨四點多,看她睡得正熟,就在沙發上湊合著,不想吵醒她,睡不著幹脆起來熬粥。
“這樣你可以多睡一會兒。”丈夫說,空氣中香香的小米粥的味道,讓她感動得隻想流淚,那一刻,她深深體會到了什麼是幸福。
沒有哪個妻子麵對這樣的體貼會不感動,不是每個丈夫都有機會做大事,讓妻子為自己讚歎、驕傲,但每個丈夫都有無數的機會來做一些小事,讓妻子被你感動,並且更加愛你,細節中蘊藏著大愛,也蘊藏著深情,丈夫為妻子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無形中表達著對妻子的關愛,這時即使沒有語言,妻子也能洞察你的心意。
日本著名的畫家池田滿壽曾經這樣描述過他們夫妻的事情,妻子練習小提琴時,池田在她的旁邊伏案工作。“偶然看了她一眼,她的額頭上浮著汗珠,我站起來,遞給她一條毛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猛地感到,在我和微笑的她之間,有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和睦的空氣在流動,對我而言,通過我的觀察,我知道她想做什麼。”在“不言不語”中觀察妻子,或在“不言不語”中為妻子做些什麼,可以說這就是丈夫的體貼吧?“你辛苦了,不要這麼玩命,休息一下吧!”在說這樣的話之前,悄悄遞過去的毛巾肯定能給妻子帶來加倍的歡喜,像這樣的細節,最平常不過,卻感人至深,丈夫在生活中多給妻子細微的關懷,不僅給妻子貼心的感覺,還能促進彼此的默契。
冬天夜長晝短,早早上班的小菲在車庫裏找不到自行車,於是急匆匆地上樓“求救。”丈夫二話沒說,穿了外套就隨她衝了出去,當丈夫幫小菲找到自行車時,她又著急了:“這一折騰,上班可能要遲到了!”丈夫默不作聲,轉身啟動了他的摩托車,將小菲送到了車站,她順順當當到了單位,竊喜之餘發了一條短消息向丈夫表示謝意,丈夫居然回她三個字:“凍死了!”她這才想到丈夫出門時都沒來得及穿外衣、戴手套,就更別提圍巾了,零下十一二攝氏度的天氣,真會把人凍壞的,最讓小菲感動的,不是丈夫幫了她的忙,而是丈夫幫忙時的態度,他總是毫不猶豫,好像隨時準備去為她赴湯蹈火似的。
還有一件事,一天晚上臨睡時,丈夫忽然起身,問他去做什麼,他回答說:“燒開水,省得你明天早上事多來不及。”妻子這才想到,每天早上起來,隨手倒水洗臉做早飯,熱水瓶總是滿滿的,以前竟沒有留意丈夫如此細心。
小菲經常笑言:“有夫若此,婦複何求呢?”雖然他們之間也有不愉快的時候,但妻子總能在情況變壞之前想起丈夫的好,想起他平日對自己的體貼,瞬間就覺得這一點小摩擦是可以忍受得了,那些體貼的細節,每次回想起來都讓她感動,她也努力為丈夫付出更多的關愛。
在超市裏,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夫妻兩個人進去,由於裏麵溫度高,妻子開始脫大衣,丈夫很自然地伸手把大衣接過來,搭在自己的手臂上,出來時,又輕輕給妻子穿上,而一直在妻子手中的那個似乎有些重的購物袋,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無聲無息地跑到了丈夫的手中,這樣的丈夫十之八九會是個好丈夫,因為體貼是裝不出來的,這些簡單的動作充滿了關懷。
美好的細節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平淡的生活之中,它們承載的愛意,等待著有心人發現並體味,拾取到的人才是有福的,細心體貼的丈夫會用大大的愛來為妻子做每一件小事,當妻子感受到丈夫近距離的關懷後,除了內心的感動和溫暖,也會在行動上給丈夫更大的回報,細節就像一層層的樓梯,幸福的路就是由無數的細節疊加起來的,丈夫握著妻子的手,一步步走上這條路時,你不僅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你們還能一起品嚐到幸福的味道。
做個會“聽話”的好丈夫
妻子對丈夫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在她說話時,丈夫不肯耐心地傾聽,要麼滿不在乎、漠然置之,要麼還沒等妻子說完,就啟動了解決問題的機製,這時的妻子就像一台出了問題的“機器”,需要他動手“修理”似的,還煞有介事地宣布:你的問題,要如此這般地解決,這並不是妻子想要的,她所期待的是,在她想說些什麼的時候,丈夫的目光能從電視或報紙轉移到自己身上來,溫柔地瞅著她,認真地聽她說話,隨著她或憂傷或快樂的情緒做出相應的反應,關切而體貼,懷著興趣傾聽,妻子才會覺得欣慰,才能感覺到你的支持,簡單地說:妻子想要的是自己向你傾訴的過程,解決問題的辦法,她倒不是很在意。